

1.
見“狺狺”,擬聲詞,形容狗叫的聲音。
1.
犬吠聲。參見“狺狺”。
1.出自《集韻·平諄》狺,犬吠聲。
2.出自《玉篇·犬部》?,犬聲。狺,同?。
2.
犬爭斗;犬爭斗聲。
1.出自《廣韻·平欣》狺,犬爭。
2.出自《字匯·犬部》狺,犬爭聲。
3.出自《幾策·審敵》投骨於地,狺然而爭者,犬之常也。
3.
借指叫嚷、叫囂。
1.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上·史思明》始,麾下騎才二千,同羅步曳落河止三千,既數(shù)勝,兵最強,狺然有噬江漢心。
2.出自《訂交序》今鄉(xiāng)曲之士,但以氣習風聲與夫年齒門第之相若,則忽然聚;不逾時而已為途人,甚至狺然相牙噬者,亦時時有之。
4.
亦作“犾”。
1.謂白晝行游,炫耀于人。
1.整天,從早到晩。昃,太陽偏西。
1.安排白天的飯食。
2.指午飯。
1.即國子監(jiān)。亦指國子監(jiān)的生員。
1.謂軍旅之事。
1.后嗣。
1.古代貴族子弟就學之所。
1.后代。
1.子孫后代。
1.后代。
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
2.國子學生員。
1.著名的世族。
1.皺紋多的樣子。
1.指殘花。
1.喻指水面的微波。
1.雙眉攢聚不舒﹐表示憂慮或不悅的樣子。
1.人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人參》。
1.皺紋。
1.人的皮膚或物體等表面因收縮或揉弄形成的凹凸紋路。
1.荔枝的別名。
衣服布料等因受褶壓而形成的皺紋上衣后襟盡是皺褶。
將原紙經(jīng)濕法起皺或干法起皺制成的加工紙。如用軟質吸水性強的薄型原紙制成的衛(wèi)生紙、餐巾紙等;用彩色原紙制成的裝飾用皺紙等。
1.見"皺巴巴"。
1.漢代諸侯獻給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貢金。
1.購買。
1.飲酒。
1.嘴如鉤狀的大鳥。
1.迅速變革。
2.突然變化。
1.謂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備。
1.快速行走。
1.迅速地誦讀。
1.迅速決斷。
1.迅速發(fā)射。
2.突然發(fā)作。
3.指暴發(fā)戶。
1.見"驟雨暴風"。
1.猶暴富。突然發(fā)財。
1.迅速革除。
1.突然顯貴。
1.天氣忽然變冷。
1.猶趨附。
1.猛然,忽然。
1.突然變化。
1.謂突然晉升。
1.急遽;急促。
1.疾馳的駿馬。
1.屢次進諫。
1.指雨雪等突然落下。
1.疾速前進。
2.迅速提升。
1.猶急劇。
1.屢次命令。
1.使馬奔馳,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