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才能,技能。
2.
見“藝術”。1.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音樂、舞蹈、美術、雕塑、文學、曲藝、戲劇、電影等。2.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
3.
名詞
〈書〉準則;限度。
4.
名詞
(Yì)姓。
1.
亦作“兿”。亦作“埶”。亦作“秇”。亦作“萟”。亦作“蓺”。
2.
技藝;才能。
1.出自《書·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2.出自《論語·子罕》吾不試,故藝。
3.出自《病中作》詩俗巫醫不藝,嗚呼安托命。
4.出自《野獲編·內閣三·仁智等殿宮》其間供事者皆以萟進,或獻詩詞於大珰者亦得之。
5.出自《新世說·巧藝》萬年少多材多藝,自詩文畫之外,琴棋劍器,百工技藝,細而女紅刺繡,粗而革工縫紉,無不通曉。
3.
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古代教學科目。參見“六藝”。
1.出自《禮記·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2.出自《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3.出自《逸周書·糴匡》成年谷足,賓祭以盛,大馴鐘絕,服美義淫,皂畜約制,余子務藝。
4.
指經籍。
1.出自《論衡·藝增》言審莫過圣人,經藝萬世不易。
2.出自《哭商懋衡侍講》詩講經春殿爐煙暖,校藝秋闈燭影紅。
5.
藝術;文學。
1.出自《琴賦》良質美手遇今世兮,紛綸翕響冠眾藝兮。
2.出自《復楊君論詩文書》詩文者,藝也。
6.
區分。
1.出自《孔子家語·正論》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
7.
射擊的目標。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弦矢分,藝殪仆。
8.
準則;限度。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征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
2.出自《諧史·戴獻可仆》〔戴伯簡〕用度無藝。
3.出自《應詔陳言疏》取之無藝,用之愈奢。
9.
種植。
1.出自《書·禹貢》淮沂其乂,蒙羽其藝。
2.出自《詩·唐風·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
3.出自《清風亭記》乃於堂之西偏,藝竹數萬竿。
4.出自《空山靈雨·鄉曲底狂言》﹝他﹞還藝一所菜園。
①把飯菜擺出來準備吃。②食堂開始供應飯菜。
開方1(~兒)開藥方。也說開方子。 開方2 [kāi∥fāng]求一個數的方根的運算,如81開4次方得±3。
1.指僧人為亡靈誦《宗鏡錄》中的《破地獄偈文》,以求佛祖開恩,開度亡靈出地獄。為佛事活動之一。
1.指明清翰林院的編修﹑檢討升為詹事府春坊官◇亦指翰林初任官的升遷。
1.謂與婦女同宿于內室。與"閉房"相對。
〈方〉租用旅館的房間。
①(花)展開百花~。②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公園每天~ㄧ圖書館~時間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ㄧ機場關閉了三天,至今日才~。③性格開朗性格~。
1.方言。指解手。
1.分封。
2.拆開封口。
在河南省中部偏東、隴海鐵路線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戰國魏,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于此,民國時為河南省省會。1948年設市。人口733萬(1995年)。特產汴繡、汴綢等。有鐵塔、繁塔、龍亭、相國寺、禹王臺等名勝古跡。
1.出現裂縫。
2.方言。比喻思想搞通;開竅。
1.啟發勸諫。
1.(花朵)開放;繁榮。
1.開悟心服。
1.開導扶助。
1.舊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3.特指庾信。
4.府兵軍職。西魏和北周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1.指分封宗室為王﹑公。
1.收復(失地)。
2.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復其原官或原銜。
(隊伍)開到(某處)去~工地 ㄧ~前線。
1.見"開合"。
開除;除名。
①(工廠)開始生產。②(土木工程)開始修建。
1.比喻虛張聲勢。
1.比喻做事認定方向,決不反悔。
1.勾銷。
1.公開懸賞招降。
1.指賣酒。
1.方言。總共。
①電器裝置上接通和截斷電路的設備。通稱電門。②設在流體管道上控制流量的裝置,如油門開關,氣門開關。
1.見"開館"。
①神佛的偶像雕塑完成后,選擇吉日,舉行儀式,揭去蒙在臉上的紅綢,開始供奉。②借指人理發、剃頭或刮臉(含詼諧意)。
1.即開光。
2.舊俗在蓋棺之前,子女用棉花蘸水揩拭死者的眼睛。
1.開拓,擴展。
2.開闊寬廣。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2.支撐車把的木棍。
鍋中液體煮沸柴濕火不旺,燒了半天還沒有~。
指建立新的國家(在封建時代指建立新的朝代)~元勛 ㄧ~大典。
1.謂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油畫。董希文作。畫面為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情景。毛澤東手持講演稿居中,左側有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右側可見天安門廣場上舉著紅旗的人群。
1.指創建國家立大功的人。
1.通達果斷。
①新開辟的或解凍的河道開始行船;新開辟的民航線開始有飛機航行。②(船只)開行;起航。
1.封建時代開始受封某一爵位。
1.亦作"開阿"。
2.猶開匙。宋元時在戲曲演出前﹐由一人上場作內容介紹的道白以求賞﹐謂之開呵。
1.分合。
2.開閉。
3.指詩文結構的鋪展﹑收合等變化。
開河1河流解凍。 開河2 [kāi∥hé]開辟河道。
1.開啟與閉合。
2.指用兵的間隙和疏漏。
3.古代管理經濟的措施。謂國家通過拋售或收購谷物等重要商品,以調節物價和增加財政收入。
4.指古代統治者的權術和策略。
5.猶開辟。 6.指詩文結構的鋪展﹑收合等變化。
1.熱鬧。
1.寬大,寬容。
1.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