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水塘,多指人工挖的。
2.
名詞
某些四周高起中間凹下,像池子的地方。
3.
名詞
指劇場正廳的前部。
4.
名詞
〈文〉護城河。
5.
名詞
(Chí)姓。
6.
名詞
研墨并且貯墨汁的硯臺洼處。
7.
名詞
澡塘。
1.
城池,護城河。
1.出自《詩·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3.出自《越絕書·外傳計倪》越王大愧,乃壞池填塹,開倉谷,貸貧乏。
4.出自《云麓漫鈔》其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2.
由沼澤向圩塘引水的水道。
1.出自《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
2.出自《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3.
水停積處,池塘。
1.出自《書·泰誓上》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
2.出自《菩薩蠻》詞翠翹金縷雙???,水紋細起春池碧。
3.出自《雷雨》我就喝了兩口燒酒壯壯膽子,穿過荷花池,偷偷地鉆到這門外的走廊邊。
4.
指某些四周高中間低的池狀物。
1.出自《硯賦》采陰山之潛璞,簡眾材之攸宜。節方圓以定形,鍛金鐵而為池。
2.出自《破壁記》咖啡座中間的不大的舞池里,還擠得滿滿的,樂隊正在奏著一曲“探戈”。
5.
古代宮室檐下承接雨水的天溝。也稱承霤。
1.出自《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6.
衣、被等邊緣的鑲飾。
1.出自《嬌女詩》衣被皆重池,難與次水碧。
2.出自《侯鯖錄》池者,緣飾之名,謂其形象水池耳……今人被頭別施帛為緣者,猶呼為被池。
3.出自《桃花扇·辭院》香沾翠被池,重重束緊。藥裹巾箱,都帶淚痕。
4.出自《江陵戴烈婦傳》又一書封題至固,則別其諸兄托孤女書也。凡二百四十言,哀咽凄惋,密之己池而藏之。
7.
特指鳳凰池,魏、晉、隋、唐、元、明等朝代中書省的所在地。
1.出自《三臺·宮中》詞池北池南草綠,殿前殿后花紅。
2.出自《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
8.
姓。漢有中牟令池瑗。見《通志·氏族略三》。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池氏,以所居為氏也。漢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門侯池仲魚。望出西平,今為福州大姓。
9.
特指劇場中正廳前部。參見“池子”、“池座”。
1.出自《文明小史》姚文通四下一瞧,池子里看戲的人,一層一層的都塞的實實足足。
2.出自《四世同堂》戲票在前三天已經賣光。池子第四五排全留給日本人。
3.出自《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會演說詞》嘗見北京舊日戲園有所謂池座者,大抵為不識字之人所占,而每次采聲,必先發自池座。
4.出自《〈阿英散文選〉序言》我在池座里多次看到觀眾情緒的升華。
10.
指棺飾承霤。
1.出自《禮記·檀弓上》池視重霤。
2.出自《文物》一六七號墓出土的保存基本完好的棺飾,由里外兩層細絹棺罩和中間一床編竹組成……中間的編竹叫做“池”。
①快樂;高興滿心~ㄧ歡歡喜喜過春節 ㄧ她掩藏不住心中的~。②喜歡;喜愛他~打乒乓球 ㄧ他很~這個孩子。
1.猶歡昵。
快活地笑室內傳出陣陣~聲。
1.歡呼。
1.歡樂和諧;歡樂諧謔。
1.歡欣。
1.見"歡欣鼓舞"。
快樂而興奮~鼓舞。
1.形容非常高興振奮。
1.興致;興趣。
1.歡樂慶幸。
1.猶歡樂。
1.猶歡飲。
1.歡樂戲謔。
1.猶歡呼。
1.歡樂地敘談。
〈方〉快樂的表情;笑容強作~。
1.愉快地宴飲。
2.謂愉快地宴請。
3.歡聚。
1.同"歡宴"。
1.同"歡宴"。
1.笑窩。
1.喜悅。
1.歡樂的意興。
1.歡樂宴飲。
①很高興地迎接~大會ㄧ~貴賓。②樂意接受~你參加我們的工作ㄧ新產品很受消費者的~。
1.歡喜得直蹦直跳。形容喜極。
1.猶摯友。
歡樂君臣歡娛|圣上睹萬方之歡娛。
1.歡樂愉快。
1.同"歡娛"。
1.愉快地交談。
2.歡樂的話語。
1.猶歡飲。
1.歡樂的愿望。
1.歡樂。
歡騰。
1.傳說中怪鳥名。
1.即髈兜。
1.急迫。
1.性情躁急。
1.喧鬧;喊叫。
2.猶歡呼。
1.喧囂貌。
1.謂到處喧嚷。
1.喧鬧,聒噪。
1.貛。
1.獾肉干。
1.即豬獾。
1.即狗獾。
1.歡悅;喜愛。髈,通"歡"。
1.喧嘩謗詆。
1.馮髈和孟嘗君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