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節肢動物。體表有透明軟殼,腹部由多個環節構成,有許多附肢。生活在水中,會跳躍,捕食小蟲。種類很多,有對蝦、龍蝦、青蝦等,均可食。
1.出自《楚辭·王褒〈九懷·通路〉》鯨鱘兮幽潛,從蝦兮游陼。
2.出自《文選·郭璞〈江賦〉》璅??腹蟹,水母目蝦。
3.出自《祭鱷魚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
4.出自《秋晚雜書》詩咸潮生姜門,蝦蜞以為旨。
2.
像蝦一樣彎曲。
1.出自《哨遍·嗓淡行院》靠棚頭的先蝦著脊背,賣薄荷的自腫了咽喉。
3.
滿語對侍衛的稱呼。
1.出自《廣陽雜記》〔王輔臣〕勇冠三軍,所向不可當,號曰馬鷂子……八王子以輔臣為蝦,隨入都。
2.出自《庸閑齋筆記·用兵以氣為主》蓋滿洲中稱侍衛曰蝦,新武進士入侍衛學習者曰拉蝦也。
4.
通“霞”。
1.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豫部》景燭日??,朱蝦九光。
2.出自《史記?天官書》夫雷電、蝦虹、辟歷、夜明者,陽氣之動者也。
1.閃耀貌。
2.光彩鮮明貌。
1.疾閃貌。
2.光彩鮮明貌。
1.謂婦女針線縫工的粗劣。
1.即糯稻。
1.用長針縫紉。謂針線粗拙。
1.黍米。
1.高粱稈。
1.用秫釀成的酒。
1.糯米。
1.制酒用的糯黍與曲。
1.北方稱高粱之有黏性者。
2.借指孌童。
1.高粱。
1.種稙黏粟之田。
1.仔細考察﹑研究。
1.周密;詳盡。語出《漢書·董仲舒傳》"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極,陳治亂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復之。"顏師古注"復,反復重言之也。"
1.猶誰何。詰問之辭。
2.猶奈何。對付或處置。
1.傳說中的怪獸名。
1.順服開化。
1.仔細謀算;周密考慮。
2.指周密的考慮。
1.謂盡力規勸。
1.本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引申為事物發展到嚴重地步。
1.熟慮,仔細考慮。
1.謂仔細辨析。
猶孰與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1.煮熟的食品。
1.注目細看。
1.猶何人。
1.熟田,可以耕種的田地。
1.熟悉,非常了解。
何如。兩者相比,擇其一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
1.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
1.用錢贖回抵押在當鋪里的物件。
1.用錢物換回抵押品。
1.猶贖生。
1.謂付出代價,拯救國家。
1.補償過失。
1.贖罪的銀錢。
2.用錢贖罪。
1.古代贖罪用的細絹。
1.猶贖當。解,指解庫,即當鋪。
1.贖罪﹑贖身或贖回抵押品所用的錢。
1.挽救。
1.古代贖罪用的絹帛。
1.猶贖金。
1.贖罪的條例。
1.用錢贖身或贖回抵押品。
2.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國家有代價地把剝削階級的生產資料逐漸收歸國有。
1.交納錢物而免除刑罰。
1.贖取生命。
1.出錢贖回被匪徒綁走的肉票。
1.猶贖過。
1.贖罪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