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位置,所在的地方。
2.
名詞
職位;地位。
3.
名詞
特指君主的地位。
4.
名詞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
5.
量詞
量詞。①用于數,一個數有幾個數碼就是幾位數(小數點前后分開計)。②用于人(含敬意)。對在座若干人的敬稱。
6.
名詞
(Wèi)姓。
1.
位置;方位。
1.出自《書·召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涒。越五日甲寅,位成。
2.出自《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3.出自《賀慶云表》西北方者,京師所在。土為國家之德,祥見京師之位,既征於古,又驗於今。
2.
職位;地位。
1.出自《詩·小雅·小明》靖共爾位,正直是與。
2.出自《呂氏春秋·勸學》故為師之務,在於勝理,在於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
3.出自《論衡·骨相》其后次公果大富貴,位至丞相,封為列侯。
4.出自《東方朔畫贊》棲遲下位,聊以從容。
3.
特指天子或王侯之位。
1.出自《公羊傳·文公九年》即位矣,而未稱王也。未稱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
2.出自《后漢書·孝獻帝紀》魏王曹操薨。子丕襲位……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
3.出自《宋史·太祖紀三》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
4.
座位;位次。
1.出自《論語·鄉黨》入公門……過位,色勃如也。
2.出自《送鄭尚書序》適位執爵,皆興拜,不許,乃止。
3.出自《水滸傳》晁蓋祇得坐了第一位。
5.
古代祭祀神鬼所設立的牌位。參見“位版”。
1.出自《國語·楚語下》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
2.出自《太原郡公神道碑文》上罷朝三日,為位以哭。
6.
古代宮廷里中庭左右兩側。參見“位寧”。
1.出自《國語·楚語上》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
7.
使占據其應有的位置。
1.出自《易·系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2.出自《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8.
立,站立。
1.出自《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9.
元代稱皇室成員。參見“位下”。
1.出自《元史·本紀二·太宗》耶律楚材言非便,遂命各位止設達魯花赤,朝廷置官吏收其租頒之。
10.
多位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
1.出自如:個位、十位、百位。
11.
姓。明有位志高。
1.出自《萬姓統譜?寘韻》位,位安,掖縣人,嘉靖二年貢士,任訓導。
12.
授予職位。
1.出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齊王曰:“善。”即位之(指甘茂)上卿而處之。
13.
引申為居,處。
1.出自《公孫龍子·名實論》位其所位焉,正也。
2.出自《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這個島呵,位于南海和東海之交。
14.
量詞。用于稱人。含敬意。
1.出自《水滸傳》弟有片言,不知眾位肯依我么?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聞知有位景小姐,是老丈令甥。
3.出自又如:諸位;二位。
15.
量詞。用于稱物。
1.出自《與韓魏公書》州署中有涼廳一位,可以待他。
2.出自《圣武記》但令每舶回帆入口,必購夷炮數位或十余位。
1.深嘆聲。
1.暗中的懷疑。
1.指深藏心中的思想感情。
1.幽深奇異。
2.神異。
3.謂隱而不顯的優異之士。
1.猶郁抑。
1.祭名。古代設壇祈祭星辰之稱。
1.猶憂郁。
1.猶隱逸。
1.幽深的思緒。
2.幽閑的情趣。
1.遠僻之地。
1.隱蔽。
2.陰暗;陰霾。
3.草木繁茂。
1.陰靜;幽深。
2.陰暗。
3.指陰間。
4.用以指陰魂。
1.隱晦;隱蔽。
2.指隱蔽之處。
3.隱居;潛藏。
4.指隱居未仕的人。
1.隱約的日光。
1.悠閑懶散。
1.過度憂勞;憂傷。
1.形容傷心之極。
1.猶深遠。
1.僻靜處。
1.幽暗愚昧。多用為自謙之辭。
1.牢獄。
1.猶憂郁。
2.茂盛貌。
1.囚于監獄。
2.地獄。
1.深冤。
2.指蒙受深冤的人。
1.指地獄。
1.謂天。幽,高深;圜,同"圓"。古人謂天圓地方。
1.深遠。
2.指幽居草野之士。
1.郁結于心的愁恨。
1.幽靜的庭院。
1.隱伏在心中的愿望。
1.隱約。
2.幽雅婉約。
3.幽雅的約會。
1.幽雅的樂聲。
1.幽囚顛越。
2.猶悠揚。
1.猶冥運。謂命運天定,人不能知。
1.幽深的韻昧。
1.郁結并隱藏在心中的思緒。
1.亦作"幽贊"。
2.謂暗中受神明佐助。語出《易·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贊助,故生蓍草,以為占筮之用。"
3.謂使隱微難見者明著。
1.幽深精微。
1.微賤;卑陋。
2.指隱居之士。
1.象聲詞。
1.墳墓。
1.指邊塞上的小城堡。
1.墓穴。
1.幽深盤曲。
2.隱僻折拗。
1.冬眠土中的蟲類。喻草野或隱退之士。
1.語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后多以"幽貞"指隱士。
2.指高潔堅貞的節操。
1.幽靜純真的情趣。
2.幽人隱士的畫像。
1.囚禁。
1.囚禁。
1.深奧玄妙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