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窈窕”。〈書〉①(女子)文靜而美好;(妝飾、儀容)美好。②(宮室、山水)幽深。
1.
間隙;不充滿。
1.出自《荀子·賦》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郗穴而不逼者與?
2.出自《呂氏春秋·適音》不充則不詹,不詹則窕。
3.出自《大戴禮記·主言》七者布諸天下而不窕,內諸尋常之室而不塞。
2.
輕;細小。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則和於物。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夫天子省風以作樂,小者不窕。
3.出自《文心雕龍·總術》伶人告和,不必盡窕槬之中。
3.
閑暇。
1.出自《司馬法·嚴位》凡戰,擊其微靜,避其強靜;擊其倦勞,避其閑窕。
4.
過分;虛夸。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疑之母親疑,以疑為能相萬乘所不窕也。
5.
美;美色。參見“窈窕”、“窕窈”。
1.出自《方言》窕,艷美也。陳、楚、周南之間曰窕,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美色或謂之好,或謂之窕。
6.
通“挑”。參見“目窕心與”。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使先施、徵舒、陽文、段干、吳娃、閭娵、傅予之徒,雜裾垂髾,目窕心與。
7.
見“窕窕”。遠離貌;睽違貌。
1.出自《憶云之》詩為魚實愛泉,食辛寧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復論窕窕。
8.
見“窕邃”。幽深貌。
1.出自《東平賦》其居處壅翳蔽塞,窕邃弗章。
9.
引申為虛假、虛浮。參見“窕言”。
1.出自《韓非子·難二》語言辨,聽之說,不度於義,謂之窕言。
10.
見“窕窕”。幽深貌。
1.出自《蚊賦》避術術之廣除,據窕窕之濞帷。
1.石上紋理的美稱。
1.白梅花。
2.宋時元宵節用絹或紙做的假花,為婦女首飾之一。
3.菊名。
1.衣袖的美稱。亦以指手。
1.宮闕,帝闕。
2.飾玉的門。
3.山名。
4.古關名。即玉門關。
5.中醫謂處女的子宮口。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蘭新鐵路經過境內。1955年設市。人口2099萬(1995年)。盛產石油,是中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
又稱玉蜀黍”、珍珠米”、包谷”。單子葉植物,禾本科。一年生草本。莖稈粗壯有節,葉長而寬大。穎果有黃、白、紅、紫等色。原產南美洲,為世界性糧食作物。營養價值高。子??墒秤?,也可制淀粉、酒精等。莖、葉、穗可作飼料。
1.玉米粉煮的粥。
1.即玉花驄。
1.即玉花驄。
1.珍貴的幼苗。
2.披雪的植苗。
1.亦稱"玉束納"。
2.綴系帕子的玉飾的一種。
1.即瑪瑙。
1.古代盛黍稷的玉飾祭器。
1.天子所乘之車,以玉為飾。
1.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硯譜二》"昔黃帝得玉一紐,治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鴻氏之研'。"后因以"玉紐"指珍貴的硯。
1.即梅花妝。玉奴,梅花的別名。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仿梅花為飾,故稱。
1.流星。古代認為流星現,是天下將亂的征兆。
2.玉飾的弓。
1.唐代李全交所設酷刑之一。
1.畫有仙女的門窗。
1.山峰名。西岳華山中峰(一說指東峰)的別稱。
2.山峰名。在福建武夷山。
1.自然景觀名。在今江西萍鄉市蘆溪鎮郊外。指雨前山石間涌現的云霧奇景。
1.河南登封有八風溪,溪水南流合三交水,岸有沙,細潤可以澡濯,隋代常進后宮,雜以香藥,以當豆屑,號曰玉女沙。參閱《太平寰宇記·河南府·潁陽縣》。
1.山名。位于嵩山。明毛晉《五色線》卷下"《嵩山記》玉女三臺山,昔漢武帝東巡過此山,見學仙女子,帝因往觀之,遂以名山。山與嵩高連亙。"
1.華山中峰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稱為玉女洗頭盆。
1.見"玉女搗練砧"。
1.《詩.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毛傳"瑳,巧笑貌。儺,行有節度。"后以"玉儺"喻高尚的行為。
1.指精美的杯盂一類的盛器。
1.白嫩的蓮藕。
2.喻美女的手臂。
1.牌匾的美稱。
2.仙家名籍。
3.猶玉簡。
4.玉片,玉制的帶飾。
1.即玉盤。柈,同"盤"。
1.玉制的盤子。亦為盤的美稱。
2.喻圓月。
3.喻明鏡。
4.比喻盤狀的白花。
1.白芍藥的別名。
2.指白牡丹。
3.喻美貌。
1.美酒。
1.亦作"玉佩"。
2.古人佩掛的玉制裝飾品。
1.泛指玉制的佩飾。語出《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2.對詩文的美稱。
1.見"玉旆"。
1.精美的馬韁繩。
2.借指馬。
1.玉質的酒壺。
1.字書名。南朝梁顧野王撰,凡三十卷。
2.泛指字書。
1.形容像玉一樣的美好。
2.指美女。
1.玉飾的屏風。
2.指杭州的玉屏山。
1.阻塞,郁積。
1.茂盛的原野。
1.憂憤郁結。
2.猶酷烈。
3.積聚。
1.見"郁咿"。
1.亦作"郁吚"。
2.鳥鳴聲。
1.美盛貌。
1.憂悶,不舒暢。
1.見"郁華"。
1.亦作"郁鐵"。
2.指嵎夷。《書.堯典》﹑《禹貢》作"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