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身體)失去平衡而倒下。
2.
動詞
很快地掉下。
3.
動詞
因掉下而傷損。
4.
動詞
用力扔。
5.
動詞
摔打。
1.
把東西用力往地上扔。
1.出自《李逵負荊》一把火將你那草團瓢燒成為腐炭,盛酒甕摔做碎瓷甌。
2.出自《金瓶梅詞話》趁早與我都拿了去,省的我摔一地。
3.出自《紅樓夢》寶玉聽了,登時發(fā)作起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4.出自《青春之歌》羅大方拿下唱片往地下一摔,唱片梆的一聲立刻粉碎。
2.
跌;跌倒。
1.出自《兒女英雄傳》誰知道哇!他摔了一個筋斗就沒了氣兒了么!
2.出自《雷雨》二少爺,您沒摔著么?
3.
砸;打。
1.出自《隔江斗智》幾時得摔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皇甫殿直拿箭簝子竹,去妮子腿上便摔,摔得妮子殺豬也似叫。
4.
揮;掙;拋。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說罷,書生飄然而去,寄華扯住不放,被他用袍袖一摔,閃得一跌。
2.出自《鏡花緣》唐敖措手不及,連忙摔脫惡犬,將身一縱,攛上高墻。
3.出自《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到這里卻現(xiàn)出生存競爭的景象來了。我們只在黑暗中看見一片桌面,一只杯子和兩個人,但為的是商議摔掉被踐踏的運命。
5.
擺出。參見“摔闊牌子”。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雖然未見得都做了札費,然而格外多賞些,摔闊牌子,也是他們旗人的常事。
6.
疾。參見“摔風”。
1.出自《醉花陰·懷離》套曲颼颼颼摔風過長亭,出出出方行過短站。
2.出自《鎖魔鏡》好探子也,兩足輕挪似摔風,一聲報探語如鐘。
7.
指東西從高處落下。
1.出自《搪瓷茶缸》一出商店門就將茶缸掉在地上,摔脫了一塊瓷。
1.銘款。
1.記述。
1.刻寫在金石等物上的文辭。具有稱頌﹑警戒等性質﹐多用韻語。
1.謂列名受祭。
1.深切的感謝。
刻在心里,牢記不忘那一段經歷銘心刻骨,永遠難忘。
1.見"銘心鏤骨"。
1.形容感念甚深﹐永記不忘。
1.銘功。
1.刻寫在器物上的文辭。多指墓志銘。
2.印記﹐標識。
1.即銘旌。
1.猶碑志。
1.見"銘志"。
1.猶銘戢。謂牢記不忘。
①刻在器物上的文字銘篆著乎壺鑒。②感念不忘銘篆益深。
1.座右銘﹐刻寫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1.自持貌。
2.面平貌。
1.海濤。
1.亦作"溟■"。
2.溟和渤海。多泛指大海。
1.幽深貌。
1.即溟海。
1.海島。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
2.大海。
3.指沙漠。
1.大和溪谷。
1.高飛的鴻雁。語本漢揚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
2.指高空。
1.海的盡頭。
1.陰暗冷落。
1.猶溟冷。
1.迷茫。
1.廣大無際貌。
也作冥蒙”。凝不清的樣子月色溟蒙|曙光溟蒙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
1.幽深迷茫。
1.小雨貌。
2.濕潤貌。
3.幽暗;迷茫。
1.廣漠無際。
2.指天空。
3.幽晦廣遠。多指陰曹。
1.北冥之鵬。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陸德明釋文"北冥﹐本亦作溟。"后遂以"溟鵬"指大鵬。
1.暮色;夜色。
1.大海。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氣混混沌沌的樣子。
2.泛指自然之氣。
3.水勢無邊際貌。
4.謂不著邊際。
5.尊敬推崇。
1.北溟之魚。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極遠的大海,其中有巨魚,名為鯤。見《莊子.逍遙游》。
1.溟海與漲海。
2.泛指大海。
1.指溟海。
1.謂陰曹的誅伐。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所以從莢數(shù)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歷莢。
1.蔓菁。
1.日歷。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月日,故名。
1.神話中的瑞木名。
1.傍晩的煙靄。
1.昏暗。
1.猶昏暗。
1.謂夜織。機,指織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