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摘出要點或擬寫簡短意見。
1.出自《乞降臣民奏狀札子》即乞依臣前奏,降付三省,委執政官分取看詳,擇其可取者用黃紙簽出。
2.出自《近思錄》先生因言:“今日供職,只第一件便做他底不得。吏人押申轉運司狀,頤不曾簽。”
2.
今亦指簽字,簽名。
1.出自《新兒女英雄續傳》“簽吧!”說話的聲音,好像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2.出自《人民文學》您的出院證明我現在就簽好。留在護士室,隨時都可以拿。
3.
簽牌。舊時官衙中常用作拘捕犯人的憑證。多竹制。
1.出自《紅樓夢》〔賈雨村〕便發簽差公人立刻將兇犯家屬拿來拷問。只見案旁站著一個門子,使眼色不叫他發簽。
4.
下令征調。參見“簽軍”。
1.出自《元史·世祖紀四》丙寅,簽徐邳二州丁壯萬人,戍邳州。
5.
刺;插。
1.出自《冤家債主》楔子我尋了些亂頭發折針兒,放在這蒸餅里面。有那狗叫,丟與他蒸餅吃,簽了他口叫不的。
2.出自《遇上皇》你個亂箭射的,冷槍戳的,碎針兒簽的!
3.出自《紅衲襖·別怨》套曲他負心真忒甚,苦一似肺簽針。
6.
引申指譏刺。
1.出自《蕭淑蘭》恐梅香冷句兒劖,怕奶娘閑話兒簽。
7.
引,導引。
1.出自《宋史·河渠志四》都水監謂:“不若於順天門外簽直河身,及於染院后簽入護龍河,至咸豐門南復入京、索河,實為長利。”
8.
指炸煎食品。
1.出自《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入爐細項蓮花鴨簽……羊頭簽、鵝鴨簽、雞簽。
2.出自《都城紀勝·食店》素食店賣素簽、頭羹、面食、乳繭河鯤、脯??、元魚。
9.
簽子。一種用竹木或鐵絲制成的尖細棍子。亦用作量詞,猶串。
1.出自《貨郎旦》大人,一簽兒燒肉,請大人食用。
10.
用同“鵮”。鳥啄物。
1.出自《老殘游記》〔王子謹〕正要告辭,只見地保同著差人,一條鐵索,鎖了一個人來,跪在地下,像雞子簽米似的,連連磕頭,嘴里只叫:“大老爺天恩,大老爺天恩!”
1.猶心弦。
1.心術不正。
2.心相傾慕。
情緒;感情狀態心情不好|心情舒暢。
①內心深處亂我心曲|無限事,縈心曲。②心事歡聚一堂,共敘心曲|人誰可與話心曲。
1.情趣;意識。
1.心中慚愧。
2.熱心。
3.謂感情很好。
1.猶心如刀割。
1.比喻傷心痛苦之極。
1.猶心如刀割。
1.猶心如刀割。
1.猶心如刀割。
1.猶心若死灰。
1.形容心境十分平靜或一點也不動情。語本唐孟郊《烈女操》詩"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1.見"心若死灰"。
1.猶心如鐵石。
1.見"心若死灰"。
1.形容意志堅定,忠貞不渝。
1.心里平靜得像不動的水一樣。形容堅持信念,不受外界影響。
1.謂容易受感動而產生同情或憐憫。
1.猶心順。
1.形容不為外物所動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1.心思閑散放蕩。
2.精神不集中。
1.古時謂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
2.泛指無服或釋服后的深切悼念,有如守喪。
1.害怕。
2.傷心。
1.猶心愛。
2.心情歡暢。
1.心里,心中。
1.心里的人,心愛的人。
1.形容心神不安。
1.心志;襟懷。
又稱心理生理性疾病”。受心理因素影響的身體疾病。分為植物性神經系統障礙、代謝過程和內分泌障礙、過敏性疾患三大類。其發病原因主要有情緒、性格、生活事件及特殊性問題等。
1.心思精力。語出《莊子.在宥》"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2.心情;精神狀態。
1.精神狀態不安定。
1.見"心神不定"。
1.精神不安寧。
1.謂言語。
2.指以詩歌為主的文學作品。
3.心里的話,真誠的意愿。
4.指思想感情與文采。
5.心跳的聲音。
1.心切。
2.情緒高。
1.佛教語。謂以己之真心為師。
2.謂心之師。
3.謂內心所師承的。
1.心志。
2.才智。
3.心智。
4.神志。
5.意識。 6.道家指與實體相對的精神。
1.指內心深摯的感情。
2.心性老實。
3.內心感到踏實﹑安穩。
心里所想的事;看法欲將心事寄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父親現在的唯一心事是希望我繼續深造。
1.內心默默發誓。
1.極言得心應手。
1.謂技藝熟練,隨心所欲。
心計目不識字而有心術|他是個有經驗、有心術的人。
1.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1.見"心術不端"。
1.佛教語。指如樹木生長的意念活動。
1.心計。
1.佛教語。謂能如實反映事物之心。
2.中醫名詞。指一種水腫病。
1.愿意,同意。
2.心里順當,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