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諩”。
2.
按照事物的類別或系統(tǒng)編排記錄。
1.出自《史記·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
2.出自《烏氏廟碑銘》烏氏著於《春秋》,譜於《世本》,列於《姓苑》。
3.出自《梅花嶺記》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3.
引申為布置。
1.出自《兩般秋雨盦隨筆·文信國綠端蟬腹硯》憶當日與文山象戲,譜玉??金鼎一局,石君同在座右。
4.
按照事物類別或系統(tǒng)編成的表冊、書籍。
1.出自《史通·表歷》蓋譜之建名,起于周代,表之所作,因譜象形。
2.出自《會稽行》茶荈可作經(jīng),楊梅亦著譜。
3.出自《水東日記·蒸山》嘗過光福葉子昌家,閱其譜,婿陳瓘、宗人夢得皆有序。
4.出自《論文后編·目錄上》譜不詳其始,鄭玄已有《喪服譜注》一卷,譜為何人之作,疑不能明也。
5.出自《紅樓風俗譚·連宗拜把子送分子》這雖然不是同高祖的“近本家”,但都在同一“譜”內(nèi)。
5.
曲譜。
1.出自《和友人新居園上》尋師望藥力,依譜上琴聲。
2.出自《長生殿·制譜》寡人適見此譜,真乃千古奇音,《驚鴻》何足道也。
3.出自《新民晚報》媽媽為了我,只好到處借譜來抄,幾年中抄滿了厚厚幾大冊的歌劇選曲和藝術(shù)歌曲。
6.
作曲。
1.出自《浣溪沙·別成上人并送性禪師》詞慣聽琴聲應可譜,飽觀魚陣已能排。
2.出自《昆侖行》山風呀,譜成壯曲豪歌。
7.
大致的標準;依據(jù)。
1.出自《上海的早晨》支部書記和阿英,都是能人,分析道理,處理事體,當然離不了譜。
2.出自《千重浪》哪一年到這時節(jié),總是要打個譜的,分多少、留多少,來年該往哪兒使勁。
8.
猶左右。表示約數(shù)。
1.出自《盛世危言·銀行上》聞英商匯豐銀票在粵通用之票百余萬,該行已獲利二百余萬之譜。
2.出自《短褲黨》等到人到齊的時候,有三十余人之譜。
9.
件;樁。
1.出自《長夜》聽說為紅槍會那譜事情,徐壽椿快要跟馬文德開火了。
1.阿諛依附。
1.協(xié)和。
1.諧合于音律。
1.諧謔輕慢。
1.諧謔而隨便。
1.諧和優(yōu)美。
1.迎合求媚。
1.和諧美妙。
1.諧和。
1.詼諧精妙。
1.詼諧敏捷。
1.詼諧謬悠。
1.和睦。
1.指俳優(yōu)。
1.亦作"諧耦"。
2.和合。
1.見"諧偶"。
1.詼諧戲謔。
1.和順的妻子。
1.融洽契合。
1.謂合心稱意。
1.詼諧風趣。
1.使和合柔順。
1.猶玩賞。
1.六書之一。即形聲。意符(即形符)和聲符并用的造字法。
2.謂聲韻諧合。
1.和諧順適。
2.協(xié)調(diào)。
1.和美。
1.和諧圓熟。
1.詼諧地談說。
1.謂與時俗相諧合。
1.謂順心遂意﹐事可成功。
1.戲謔的言談。
1.和諧婉轉(zhuǎn)。
1.指小說一類的作品。
1.謂既莊重而又詼諧。
1.謂和諧地相聚。
1.亦作"諧媐"。
2.共同嬉戲。
1.詼諧嬉戲。
1.詼諧嬉戲。
1.戲笑﹔嘻笑。
1.和諧協(xié)調(diào)。
1.戲笑貌。
1.指詼諧狎褻的事。
1.謂取得一致而贊許。
用詼諧的言語開玩笑被諧謔得滿臉通紅。
1.諧和雅正。
1.詼諧戲謔的話。
1.詼諧俚俗的話語。
1.見"諧熙"。
1.詼諧和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