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慙”。
2.
羞愧。
1.出自《易·系辭上》將叛者其辭慚。
2.出自《水經注·渭水三》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嗟呼,有制勝之功,慚尹商之仁,是地即其伏劍處也。
3.出自《送韓使君除洪府都督》詩無才慚孺子,千里愧同聲。
4.出自《和劉原父從幸后苑觀稻呈經筵諸公》衰病慚經學,陪游與俊賢。
5.出自《二心集·關于〈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于唾棄之中,仍寓代為遮羞的美意,這是我萬分慚而且感的。
6.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寄人國土,心常懷慚。
3.
感激;感念。
1.出自《北征》詩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2.出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但言季布心頑硬,不慚圣德背皇恩。
1.同"貪吝"。
1.貪婪吝嗇。
1.同"貪吝"。
1.見"貪陵"。
1.亦作"貪凌"。
2.貪婪侵奪。
1.指貪泉。
1.貪婪鄙陋。
1.貪圖財賄。
1.貪戀祿位。
1.急于趕路。
1.謂不知足。
1.貪婪傲慢。
1.貪得;貪圖財利。
2.指貪圖財利的人。
1.貪墨昏庸。
1.指貪利嫉妒。
1.謂貪婪。
1.貪財昧利。
1.貪戀,迷戀。
1.貪婪的人。
1.貪圖聲名。
1.貪生。
1.貪婪悖謬。繆,通"謬"。
1.貪污。語本《左傳.昭公十四年》"貪以敗官為墨。"杜預注"墨,不絜之稱。"
2.指貪官污吏。
1.猶貪心。
1.向往羨慕,貪戀愛慕。
1.儲存貪污所得的私囊。
2.指貪污所得的款項。
1.謂貪于財貨,溺于美色。
1.猶貪心。
1.貪財巧佞。
1.貪婪暴虐。
1.貪婪庸懦。亦指貪婪庸懦者。
1.貪婪慳吝。
1.貪婪而強暴。
1.貪婪取巧。
1.貪生怕死。
1.迷戀于偷竊。
1.貪婪侵奪。
作物到了該變黃成熟的時期,莖稈和葉子仍呈青綠色的現象。一般因施用氮肥過多、過遲或水分過多而引起。出現這種現象會延遲成熟,降低產量和品質。
1.探求實情。貪,通"探"。
1.孜孜以求;永不滿足地追求。
1.貪圖利益,無滿足的時候。
1.見"貪求無猒"。
1.貪污受賄。
1.貪圖權勢。
1.泉名。在廣東省南海縣。晉吳隱之操守清廉,為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相傳飲此水者,即廉士亦貪。隱之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厲。事見《晉書.良吏傳.吳隱之》。
2.泉名。在湖南省郴縣。
1.貪圖染指。
1.貪婪的人。
1.貪婪殘忍。
1.指貪婪而阘茸無能的官員。
1.貪圖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