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和動植物體內(nèi)像薄皮的組織。
2.
名詞
像膜的薄皮。
1.
人或動植物體內(nèi)的薄皮形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1.出自《素問·痹論》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出自《石榴》詩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2.
比喻細微的間隔。
1.出自《程朱闕里志序》明此而后知俗儒之所蔽,佛氏之所亂,一膜而千里也。
2.出自《〈程朱闕里志〉序》明此而後知俗儒之所蔽,佛氏之所亂,一膜而千里也。
3.
沙漠。
1.出自《穆天子傳》甲申至于黑水,西膜之所謂鴻鷺。
4.
見“膜拜”。合掌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禮式。亦專指禮拜神佛。
1.出自《穆天子傳》吾乃膜拜而受。
2.出自《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岳麓寺》詩逢迎侯伯轉(zhuǎn)覺貴,膜拜佛像心加尊。
3.出自《偽庭即事》詩獨笑中華皆婦孺,幾回膜拜捧胡雛。
4.出自《吉順》他想深深的跪下,向著頭上幾點星光閃耀著的上蒼膜拜。
5.
指像膜一樣的東西。如:橡皮膜;塑料薄膜。
1.宋時囚禁流配罪犯之所。
1.憂愁,憂郁。
1.堅決辭謝。
1.指盛牲肴的食鼎。
1.比喻穩(wěn)當?shù)穆殬I(yè)。猶今言鐵飯碗。
1.獄門。借指監(jiān)獄。
1.監(jiān)獄。
1.堅定地維護。
田徑運動中各種賽跑和競走項目比賽的總稱。
1.經(jīng)過,通過。
1.簡略。
1.道路。
1.猶直捷。
1.指甬道。
1.見"徑庭"。
1.直貌。
2.引申為戇直。
3.猶徑庭。
1.見"徑涂"。
1.見"徑涂"。
直接進行;徑自廠商希望能~進口自己所需的產(chǎn)品。
1.隨心愿行事而順利達到目的。語本《禮記.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1.直須。
1.必經(jīng)之要道。
2.猶要領,精義。
1.古算學計算圓周率的近似比。謂圓徑與圓周之比為一比三。語出《周髀算經(jīng)》卷上"句股圓方圖"漢趙爽注"圓徑一而周三。"后因以比喻兩者相比差距甚大。
1.直接平易。
2.快速便利。
3.引申為便當。
1.謂抄近路而越過堤渠。
1.直接往訪,謂不請人介紹而徑自拜訪。
2.輕易達到。
1.田間道路。語本《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
1.思路與風格。
副詞,表示自己直接行動他沒等會議結(jié)束就~離去。
1.謂謄寫清楚的定本。
1.明凈青碧。
1.古代帝王的一種儀仗,帝王駕臨時,鳴之令人肅靜。又稱靜鞭。用黃絲做成,鞭梢涂蠟,打在地上發(fā)出響聲。
1.恬靜淡泊。
1.明凈清澈。
1.亦作"凈淡"。
2.淡淡。
1.凈土。
1.掏耳朵以清除耳垢。
1.指佛門清凈之福。
1.指寺院。
1.亦作"凈光"。
2.一點不剩。
1.亦作"凈化"。
2.清除雜質(zhì)使物體純凈。亦用作比喻。
1.佛教。
1.瓠子的俗稱。
1.佛門清凈的戒律。
1.佛教指清凈無垢的境界。多指寺院。
1.白色巾。比喻飛瀑﹑懸泉。
1.亦作"凈凈"。
2.潔凈,干凈。
1.凈土。亦指寺廟。
1.寺廟。
2.指清凈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縣西南凈居山上。佛教天臺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結(jié)庵于此。唐神龍年間,道岸禪師始建此寺。北宋干興年間改名梵天寺。參閱宋蘇軾《游凈居寺》詩序。
1.隱指掃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