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葦子或秫秸編成的簾子。
2.
名詞
特指蠶箔,用細竹子等編成的養蠶工具。
3.
名詞
金屬薄片。
4.
名詞
敷上金屬薄片或粉末的紙。
5.
名詞
(Bó)姓。
1.
簾子。多以葦子或秫秸織成。
1.出自《傳奇·裴航》俄於葦箔之下,出雙玉手,捧瓷。
2.出自《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晟》楚人來救,珣(吳珣)鑿大阱於城下,覆箔於上,以土傅之,楚兵迫城,悉陷阱中。
3.出自《金史·世宗紀下》顧見街衢門肆,或有毀撤,障以簾箔,何必爾也。
2.
養蠶用的竹篩子或竹席。
1.出自《簇蠶辭》三日開箔雪團團,先將新繭送縣官。
2.出自《白日不照物》詩隋堤散萬家,亂若春蠶箔。
3.
金屬薄片。
1.出自《南齊書·高帝紀上》不得以金銀為箔,馬乘具不得金銀度。
2.出自《清波別志》元符初,后苑修造所言:內中殿宇修造,用金箔一十六萬余片。
4.
涂過金屬粉的紙,作冥錠用。如錫箔。
1.出自《茶余客話》按自漢以來,即有以紙寓瘞錢之文。予曩客武林,見捶箔者聯衢達陌,男婦老幼殆不下萬余人,皆指此為生計。
5.
能起閘門作用的攔水建筑物。
1.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三里橋,橋跨靈渠;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
6.
指插在魚蕩中攔魚的竹笆。
1.出自《鑒湖風景如畫》且不說經過魚蕩的箔時,那竹笆刮著船底颼颼的輕脆悅耳聲,在菱蕩旁垂釣鱸魚的漁翁的幽然的姿態,往常我也只有在畫面上見到過。
1.古代刑具。拷問囚犯的棍棒。
2.指夾棍。
1.審理治罪。
1.審訊質證。
1.審問情狀。
1.問罪。
1.指汛地官兵。
1.汛地的士兵。
1.明清時代稱軍隊駐防地段。
1.巡邏防守。
1.汛地營房。
1.舊指軍隊駐防的地界。
1.盤查來往船只的關口。
1.灑掃。
1.汛地的哨所。
1.指汛地防守崗位。
1.汛地官署。
1.清掃驅除。
1.猶迅疾。
1.猶疾書。
1.亦作"迅焱"。亦作"迅飆"。
2.疾風;暴風。
1.猶快步。
1.迅疾的閃電。
1.比喻光陰像電光迅速地消逝。
1.謂心性敏感,容易激動。
1.迅猛奮勇。
1.疾風。
1.迅急的旋流。
1.迅速消逝的時光。
1.迅急而兇猛。
1.猶迅疾。
1.急速;迅疾。
形容速度非常快迅疾趕往現場。
1.加快劃槳。引申指舟行疾速。
1.急促的節拍。
1.疾行的太陽。
2.指光陰。時光易逝,故稱。
1.亦作"迅駃"。
2.猶迅速。
3.敏捷;明快。
1.猶急湍。
1.猶疾雷。
1.猶言疾言厲色。
1.猶迅猛。
快而猛烈來勢迅猛。
1.猶敏捷。
1.快步疾行,奔跑。
1.快步疾行。
1.謂迅疾的西風。商,商風,即西風。
1.迅疾,快速。
1.速度高,非常快。
1.猶迅雷。
1.猶言一往直前。
1.猶言快步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