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子龍(1608—1647),明代文學家。字臥子,又字人中,號大樽。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1637)進士,初授紹興推官,升任兵科給事中。未及赴任而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權,以原官召用,不久棄官歸鄉。清兵攻陷南京,他起兵抗清,事敗被俘,乘間隙投水殉國。早年與夏允彝同為“幾社”領袖。其詩繼承“七子”的復古精神,反對“公安”“竟陵”,風格雄健而神理自存。后期所作,抒發國破家亡之感,悲涼深痛,直追元好問,被稱為明末的大家。其詞妍麗婉委,哀艷凄惻,明亡后數年中所作則泣血啼鵑,愈見深沉。詞集原有《湘真閣》《江蘺檻》二種,已佚。今所傳為清王昶輯本,有《陳忠裕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