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海內才名五十年,圣恩榮許晚歸田。金華父老如相問,曾是瀛洲第一仙。
新賜宮衣雪色如,歸榮況及早春初。公卿祖帳都門外,人道風流似二疏。
二十馀年侍禁闈,趨朝常早晚歸遲。春坊一掬臨分淚,記得垂髫受業時。
門生日日侍談經,獨向孫蕡眼尚青。幾度背人焚諫草,風灰蝴蝶滿中庭。
千載班揚亞六經,先生高步續芳聲。高麗日本朝王使,長向仙班問姓名。
萬丈文光北斗懸,清名不獨域中傳。東夷買得潛溪集,已向扶桑石上鐫。
頭白勛庸列上卿,君王豈是重文名。朝廷禮樂新寰宇,半是先生撰次成。
幾逆龍鱗進治安,朝回只說圣恩寬。小儒日侍絲綸閣,不得囊中奏稿看。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事業文章滿汗青,白頭歸去世緣輕。雙溪水繞蒼松下,唯讀楞伽一卷經。
紅鞋金帶荔枝花,三品詞林內相家。歸去山中無個事,瓦瓶春水自煎茶。
蓋世文章未是雄,真純卓有古人風。賜金長是沽春酒,醉殺鄰家桑苧翁。
乞與山童潤筆錢,歸時正及早春先。玉堂分取薇花樹,種在雙溪淺水邊。
玉樹芝蘭取次成,小孫開歲亦能行。懸燈夜讀元朝史,認得前編老祖名。
不用黃牛教子孫,為儒三世受君恩。卻將視草堂前筆,歸去題詩水竹村。
山僧野客莫相過,碑板人間刻已多。從此黃庭不須讀,自開池水養群鵝。
榮歸詔許老山坰,火棗交梨養性靈。秘府圖書翻閱盡,卻從方士借丹經。
近欲長參不語禪,水云飛盡月輪圓。惟馀一冊龍門子,留與西江學者傳。
后學無師誤少年,在于蕡也更堪憐。聯班欲上陳情表,留取先生住講筵。
華發朱顏六秩馀,還鄉猶駕軟輪車。龍江關吏如相識,應止青牛乞著書。
祖考榮封寵數優,君王親為制詞頭。臨流好起云章閣,高壓清風八詠樓。
羽衣來自大江西,打得旌陽鐵柱碑。聞道珊瑚纏樂石,碧潭清夜老龍嘶。
建業鐘殘禁漏稀,九重天上早朝時。玉堂清署風霜冷,常恐先生入奏遲。
鳳翥龍飛御制文,人間未見墨花新。恩榮獨為詞林重,親向宮門賜老臣。
晚出金閨望故鄉,芙蓉峰影月蒼蒼。歸途跨得銀鞍馬,原是天閑小乘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