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 詠貧士七首 其一
托身在何所,茅屋聊相依。苔蘚積行徑,松蘿帶斜暉。臨流嘆魚躍,沖霄羨鴻飛。飛躍各有適,吾今豈無歸。柰何拙生理,不免寒與饑。貧者士之常,此事安足悲。
靜觀萬物理,澄心坐南軒。落英已滿地,新蔬復盈園。夜庭來明月,曉屋未炊煙。輪蹄寡來往,簡編復窮研。君子能固窮,吾遵宣父言。請看七十子,誰如回憲賢。
伯牙古賢士,高情寄孤琴。子期匪常流,聽之乃知音。寥寥千載下,斯人安可尋。濁醪誰與共,偶爾成獨斟。夷齊去云久,清風良足欽。我今知所歸,安此固窮心。
百步見秋毫,自昔稱離婁。未能若斯人,夙志那得酬。酬志豈在目,心明萬物周。萬物各有托,貧窮復何憂。
黔婁沒已久,舉世無與儔。九原如可作,吾心安所求。中心嗜編簡,外物非所干。家貧欣有子,身輕喜無官。詠彼伐檀什,不能安素餐。所以辭祿歸,甘此饑與寒。
仁義存我心,長有好容顏。富貴如浮云,悠悠詎相關。人間利名場,紛紛如轉蓬。卓哉張仲蔚,身窘文則工。閉戶絕交往,相知獨劉龔。清談夜忘寐,志意欣與同。道腴有深味,何暇論窮通。堅此平生好,旦夕期相從。
昔聞徐孺子,高風擅南州。豈無倜儻士,邈焉無前儔。所以陳蕃榻,不肯下凡流。當時有高識,深為蒼生憂。亦欲回狂瀾,斯志竟難酬。吾生千載后,徒茲慕前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