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兵到薊北
積雪與天迥,
屯軍連塞愁。
誰知此行邁,
不為覓封侯。
積雪與天迥,
屯軍連塞愁。
誰知此行邁,
不為覓封侯。
積雪與天空相連,顯得格外遙遠,屯駐的軍隊連著邊塞,滿是哀愁。誰能知道這次遠行,不是為了去追求封侯拜相的功名呢。
迥:遠。
屯軍:駐扎的軍隊。
行邁:遠行。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唐朝邊塞戰事頻繁時期。當時邊疆常有戰事,朝廷派遣軍隊駐守邊塞。詩人送兵到薊北,看到邊塞的苦寒景象和士兵們的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邊塞的艱苦以及出征士兵并非為了個人功名的情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也反映了當時邊塞生活和人們對戰爭的思考。
佛住三朝恐愛生,人歸一歲豈無情。鄉親鄉友銷魂地,岷水分為隴水聲。
吾兄驄馬后昆賢,今佐鳴琴倍灑然。雙杪長松廳事后,三吳流水大江邊。應憐道路疲迎送,莫買鱘鰉糜俸錢。他日相過莫相忘,金山頂上酌清泉。
晴空萬里散馀霞,一葉漁舟穩似家。學道未能全寡欲,水邊隙地亦栽花。
誰可忘憂慰寂寥,夏長惟以一壺消。坐中皆欲從多馬,妙處何妨不絕梟。幸郭滑稽無事日,將遵取士中興朝。諸公有意來償進,貰酒何妨為解貂。哨壺枉矢樂初筵,列坐分曹看令傳。龍躍隼飛驚背手,云開電擊笑通天。齊侯晉侯誇酒肉,魯鼓薛鼓排方圓。何事吾人無一事,竹床高臥聽錚然。五扶新拓室中筵,列算姑從舊制傳。百發縱橫惟所命,一時勝負豈非天。功成只許全為上,手熟猶如左畫圓。卜晝未厭仍卜夜,銅槃高捧燭花然。三代遺文嘆寂寥,考評今古得愁消。中行穆子雖爭雋,司馬溫公不貴梟。鈇鉞他年專將閫,羽儀從此冠天朝。倒囊剩欲陪賓戲,零落空馀一弊貂。
烽火三年戍,沙陀幾戰場。自予甘薄宦,與子各殊方。寒木錮春色,高樓傾夕陽。如聞洗兵馬,失喜問臨潢。
我初返舊疆,原野尚枯赤。油云忽四興,甘澍滿田澤。農人相慰歡,舉趾盈阡陌。今年復有秋,卒歲仍有獲。返棹珠江濆,恒情倍自適。共道圣明朝,燔然憫疾阨。有詔及閭閻,苛條盡蠲革。欣躍遍群黎,若旱逢膏液。造物本無私,皇仁亦自辟。胥頌圣同天,里巷今安席。早晚下徵書,巖穴搜賢碩。佇見東山人,彈冠趨禁掖。
楓落吳江白雁飛,天涯游子正思歸。香消夜月青綾被,涼入秋風白渼衣。江浦蒹葭含宿雨,驛亭楊柳帶斜暉。分明記得西湖上,載酒蘭舟近翠微。
楊花飛盡撫春醪,擊筑相逢意自豪。官似潘安才未拙,賦傳枚叔調元高。行趨蠻府初丹荔,天入連江正雪濤。歸到竹林如借問,風塵吾已倦青袍。
正好乘風去,樊籠未可留。商聲遍原野,歸思在高秋。白草藏狐兔,青骹恥臂鞲。泬寥須縱目,遮莫類胡愁。
風雨杳無人至,開門靜里生涯。詩字蒲團經卷,燒香汲水烹茶。
錦標奪得有誰爭,跪向君王自報名。宣索宮花親自插,連呼萬歲兩三聲。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昭茲來許,繩其祖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于萬斯年,不遐有佐。
十年江漢客,頭白還山中。子從嵩岳來,值我蒲澗東。安期去已久,菖蒲空紫茸。當時干項藉,茍遇成何功。學仙即無有,千載見高風。嗟彼世間人,語之如瞆聾。
一水中流兩岸山,滿船明月只身還。故人問我來何處,笑指衡云天際間。
一夢浮生無夢身,先生真是古之真。蕊函裁得瑤章秘,還寄吳門吏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