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春前得雪 其一
寒聲昨夜響蕭蕭,逗曉堦庭亦已消。
殘臘距春無幾日,一年飛雪只今朝。
微陽欲動梅驚萼,余潤才沾麥放苗。
天意未能違物意,漫留殘白占山腰。
寒聲昨夜響蕭蕭,逗曉堦庭亦已消。
殘臘距春無幾日,一年飛雪只今朝。
微陽欲動梅驚萼,余潤才沾麥放苗。
天意未能違物意,漫留殘白占山腰。
昨夜寒風蕭蕭作響,到拂曉時臺階庭院的雪已消融。臘月將盡離春天沒幾天了,一年中就今朝下了場雪。微弱陽光欲動,梅花花蕾為之驚喜;殘雪余潤剛沾濕土地,麥苗便開始生長。上天之意不會違背萬物意愿,暫且留些殘雪點綴在山腰。
蕭蕭:形容風聲。
逗曉:到拂曉。堦:同“階”。
殘臘:農歷年底。距:距離。
微陽:微弱的陽氣。驚萼:使花蕾驚喜。
余潤:殘雪融化后的濕潤。
此詩創作于甲午年春前。當時正值歲末,詩人看到下雪這一自然現象,結合冬去春來的時節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末春初雪景及生機,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觀察,在文學上體現了對自然景象細致描寫的風格。
草木凋枯日,冰霜酷烈時。
香深天地苦,花發古今奇。
歲月嗟何暮,風光占未遲。
孤芳誰獨賞,應與野人期。
返照射江皋,
寒鴉閃歸翼。
理棹回中流,
澹彼南山色。
黃面手中花一枝,
頭陀微笑識人希。
人天百萬共尊貴,
何不打頭勘座師。
一條丁水銅魚塞,三十年來舊相識。
巧妙四山云岫落,玲瓏雙甑月燈明。
寶山流連井,久立方知省。
一循資走五千里,
四遇恩超十六階。
自顧非才已過分,
誰言英俊尚沉埋。
鋤草力亦勞,根連土如鐵。
草深固荒穢,還疑伏蛇蝎。
鋤草廢屋基,更刬故瓦屑。
拾得古銅鉤,蒼翠不磨滅。
竹笑花眠獨坐時,影侵虛室意遲遲。水流不礙云孤起,簾下何妨月一窺。南面百城嚴爾室,北窗五月樂吾師。偶然池上看蝌蚪,愛惜秦余有所思。
閑鷗眠起濯江湖,刷羽風前不受污。山水方滋非故態,乾坤已古自新吾。末流何暇假仁義,曠代難逢真士夫。圣哲靜觀成一笑,笑他蠻觸只區區。
氣吐長虹,請看取、書生義烈。打疊起、尋章摘句,操觚弄筆。斷指誓同南氏八,含豪肯效秦家七。但章程十六列條條,言詳悉。
矛耀水,戈排雪。團義勇,招英杰。向萬人頭上,力殲馀孽。創重渾忘身中炮,戰酣彌覺肝橫鐵。盡從容、含笑入重泉,標忠節。
墮樵滿地紡機橫,兒女唐裝太古情。
白骨未收銅馬賊,青山猶繞樂羊城。
平沙入暮多牛跡,疏柳迎涼帶水聲。
欲問葛仙修煉處,天風臺畔月初明。
朝霧蒼茫暮雨低,
恰如梅子欲黃時。
三分半是行人淚,
莫怪行人鬢已絲。
相將出鳳城,斗酒不堪傾。
何事金門下,難留白岳生。
柔楊沾別淚,芳草寄交情。
從此陳留市,偏懷阮步兵。
隱士云凝北山麓,將軍樹竦碧崖寒。
烏犍戶富犁千畝,蒼簳梯空擢萬竿。
犖犖馬鞭貪快睹,森森僧席飫奇觀。
未應泉石減天竺,自古英靈招考槃。
卷梨云,飄燕雨。春去迅如許。
憶夢尋痕,舊約渺難據。
有人細浣冰毫,親裁玉楮。苦畫出、銷魂詞句。
黯無緒。憑問歲歲年年,為歡幾朝暮。
葉葉花花,春來總如故。
剩他密密行行,凄凄楚楚。又癡絕、幾家夫婦。
國士無雙秦少游,周南相望祗淹留。
投荒萬里疑非計,下筆千言苦未休。
從古公卿排賈誼,即今節義數田疇。
朝廷對食思頗牧,不道郎曹已白頭。
雞聲啼不住,催客上征車。
瘦馬踏殘月,荒城起戍笳。
稀疏星數點,隱約路三叉。
地白天將曉,寒風散早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