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曉明朗忽然霧起已而日出光景奇怪
明發望遠山,一一粲可數。幽人萌望心,便被山靈妬。
逡巡出神通,變化足驚怖。初將兜羅綿,擘作霏微絮。
周遭裹世界,仰視失天宇。高懸赤瑛盤,不計丈尺許。
下照空蒙間,紅光貫輕素。中有人物影,紛紜競來去。
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猶嫌未奇怪,別出奇怪處。
珠立一路幢,瑤森四山樹。橫空金橋梁,拔地玉窣堵。
駭目方諦觀,卷地急收去。恍疑刮眼膜,依舊認山路。
那知幻與真,不記夢兼寤。神游峨眉山,誑俗笑佛祖。
笑誑卻被誑,佛祖還笑汝。
明發望遠山,一一粲可數。幽人萌望心,便被山靈妬。
逡巡出神通,變化足驚怖。初將兜羅綿,擘作霏微絮。
周遭裹世界,仰視失天宇。高懸赤瑛盤,不計丈尺許。
下照空蒙間,紅光貫輕素。中有人物影,紛紜競來去。
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猶嫌未奇怪,別出奇怪處。
珠立一路幢,瑤森四山樹。橫空金橋梁,拔地玉窣堵。
駭目方諦觀,卷地急收去。恍疑刮眼膜,依舊認山路。
那知幻與真,不記夢兼寤。神游峨眉山,誑俗笑佛祖。
笑誑卻被誑,佛祖還笑汝。
清晨遠望群山,一座一座清晰可數。隱居之人萌生出登山的念頭,便遭到了山神的忌妒。很快山神施展神通,變化令人驚恐。起初把兜羅綿般的霧氣,扯成細微的絮狀物。霧氣環繞包裹了整個世界,抬頭看不見天空。高懸著紅色玉盤般的太陽,不知離地面有多高。陽光照在迷茫的霧氣中,紅光穿透輕薄的霧氣。霧氣中有人物的影子,紛紛擾擾來來去去。他們各自拿著東西,卻分辨不出是什么器具。山神還嫌不夠奇異,又變出更奇異的景象。霧氣像一路排列的珠子般的幡幢,像美玉般的樹木布滿四山。橫在空中的金色橋梁,拔地而起的玉塔。讓人觸目驚心正仔細觀看,霧氣又迅速卷地而去。恍惚間懷疑刮掉了眼膜,又能認出原來的山路。哪里知道是幻是真,也記不清是夢是醒。就像神游峨眉山,佛祖用虛幻之景誆騙世人而被嘲笑。可嘲笑者卻又被這虛幻之景誆騙,佛祖反過來又會嘲笑你。
明發:黎明,清晨。
粲:鮮明,清楚。
幽人:隱居之人。
妬:同“妒”,忌妒。
逡巡:頃刻,不一會兒。
兜羅綿:木棉的一種,這里形容霧氣像兜羅綿一樣輕柔。
擘:分開,扯裂。
霏微:飄灑,飛揚。
赤瑛盤:指太陽,瑛是美玉。
空蒙:形容迷茫縹緲的樣子。
輕素:指輕薄的霧氣。
幢:一種旗幟。
窣堵:即窣堵波,佛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清晨登山遠望時,遇到了霧氣突然彌漫又迅速消散的自然奇景,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的心境,對自然的奇妙變化充滿好奇和探索的熱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自然景象的奇幻變化,并引發對幻與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描寫生動,將自然景觀與哲理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
右府登車竦聽觀,
皎如玉韻葉和鑾。
清薰已解南風慍,
和氣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節,
移文應閟竹皮冠。
愿看歸去為霖雨,
天下蒼生在謝安。
窗鎖香斜,徑隨菊轉,小庭不礙幽深。露洗紅蕉,分無半點塵侵。頹陽照醒黃花睡,忽涼云、飛滿詩襟。憩苔陰,天也蕭閑,境也蕭森。
詞成三影翻新譜,認箋明粉砑,墨聚煙沉。捧出雙聲,有人慧比鸚心。劉郎前度吟魂遠,踏秋陰、如夢難尋。瘦愔愔、一葉敲愁,韻度瑤琴。
外道殷勤來問佛,有言不問及無言。大雄不費纖毫力,良馬何曾用舉鞭。
清凈行者不涅槃,破戒比丘無地獄。天臺相接到西川,總是自家親眷屬。
白日街頭獨自行,夜間屋里獨自臥。山高不礙白云飛,竹密不妨流水過。
清源佛法意如何,米價酬來太老婆。眨上眉毛行大道,莫于平地起風波。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舉得十分,未敢相保。攜條拄杖閑行,切忌回頭轉腦。
南泉特地指瓶,隱峰便來瀉水。兩人自不識羞,掘地深埋自己。
烏臼分明棒有眼,這僧直是眼無筋。假饒打著百千個,切莫將伊掛齒唇。
須知天地共同根,萬物從來元一體。未審南泉庭下花,幾人看了夢相似。
甘贄設粥念摩訶,致見南泉打破鍋。萬事但將公道斷,任教四海動干戈。
檀越家中作水牛,收來放去任優游。不曾犯著人苗稼,何必南泉對趙州。
大地是眼沒處屙,衲僧到此便聱訛。須知別有安身訣,會得安身事更多。咄,鍬子安著在甚么處。
禮佛無端撞趙州,卻將知見作冤讎。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飛水自流。
殿上從來好功德,如何侍者卻疑惑。趙州露出赤心肝,問著依然墨漆黑。
鐘鼓未鳴先托缽,雪峰平地成饒舌。當時一徑入僧堂,且看巖頭有何說。
的的古帆已掛后,小魚吞卻大頭魚。雖然李廣運神箭,自古張顛解草書。
春有百花夏有熱,秋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竹篦舉起成生殺,豈肯容人亂札錐。劈脊一揮如薦得,銀山鐵壁也光輝。
鐘樓上念贊,床腳下種菜。猛虎當路蹲,時人俱不會。
黃檗花開自有時,明州有個憨布袋。楊岐金圈與栗蓬,吞跳依前事不同。
大海都來一口吸,更無南北與西東。熱糍蕩口成痕跡,糍冷令人便動脾。何似且拈安一處,家常茶飯且隨時。
半壁疑見畫,虛廊月上時。
輕霜含遠韻,空水澹寒姿。
祇自沈吟久,還堪折贈誰。
繞檐凡幾匝,宿鳥誤投枝。
浮影渾無定,移梢漸過墻。
月殘微帶暈,風細稍聞香。
野寺斜橋外,孤村淺水旁。
相看如舊識,佇立聽更長。
歲暮離尊歌大刀,
王孫去路總蕭騷。
城隅夕照搖青鬢,
馬首寒云落布袍。
天入西陵愁過雁,
年來東海憶連鰲。
中原朋舊元同調,
何事朱弦祇自操。
山翁可是愛登臺。看云日幾回。恨無語似謫仙才。空教云去來。
思往事,引深杯。長歌感壯懷。霜風晚下掃陰霾。天心寶鑒開。
日影搖吟筆,
煙光落酒杯。
猶嫌池外俗,
移入鏡中來。
豈為秋風鄉思增,莼羹菰飯要同登。
神仙便是逢元放,羈宦能無感季鷹。
曉市波浮催膳鼎,秋江霜下賤漁罾。
莫夸玉鲙金齏法,攜酒蘇公樂不勝。
倚檻湖方暮,
山山橫翠飛。
水浮雙塔動,
樹擁亂云歸。
鐃鼓喧回棹,
笙歌沸落暉。
鐘聲來遠寺,
隔岸響微微。
天氣近清明,汝定成行否。雨雨風風不暫停,作意催花柳。
柳色染征衣,花氣熏殘酒。縱使無情也斷腸,爭似同攜手。
簾外西風旅雁過,
語長殘月掛庭柯。
酒酸未足釣詩興,
茶釅差堪敵睡魔。
此會敦槃哀樂半,
故人生死別離多。
相逢破涕真難得,
莫學王郎斫地歌。
淮西春草長,
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
人耕舊戰場。
可憐行春守,
立馬看斜桑。
春耕夏種在田疇,植杖耔耘樂事稠。雨水調和秋有望,冬來衣食足無憂。
春種田苗夏耔耘,秋收大有民同欣。身著布衫勝羅繡,一日三餐伴細君。
關門逢郢客,立馬問湞陽。
水碓舂魚骨,山癭養蜜房。
柑黃秋買蟻,莎白夜歸羊。
是事皆殊勝,為君說瘴鄉。
稍陪酬唱與榮觀,
聲并琳瑯和八鑾。
可但文華迎日麗,
自然符采照人寒。
笑談殊喜親犀麈,
接侍終慚戴鹖冠。
公等雍容瑚璉器,
騫騰行見近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