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我來秋浦政逢秋,夢里曾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我來秋浦政逢秋,夢里曾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我來到秋浦正值秋季,感覺夢里曾來,就像舊地重游。清風明月也償還不了我詩酒的欠債,江山長久地掌管著古往今來的哀愁。李白曾在這寺中狂飲醉吟,杜牧曾在那樓里抒發風流情思。問起當地百姓,他們全然不知這些,齊山依舊俯視著寒江流水。
秋浦:池州的別稱。政:通“正”。
不供:不能滿足。
謫仙:指李白。
小杜:指杜牧。倡情冶思:指風流情思。
渾:全,都。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池州齊山寺是杜牧九日登高之處,詩人來到此地,面對古跡,聯想到歷史上在此留下足跡的李白、杜牧等名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仕途或生活中有所感慨,借古抒懷。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齊山寺,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內若不動,外必不亂
個是叢林知有漢
而今識得不為冤,自家兵馬何須戰
心因不生境緣斷,體若虛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癡暗
京師楚楚。袁與祖。
洛陽翩翩。祖與袁。
水云鄉,仙衣化去,軿龍露霜爪。洞天瑤島,記韻冷琴操,無雙清妙。凌波倩影塵難到。陳王應賦矯。未比得、麻姑長甲,輕舒纖處巧。
余寒只春更爭開,東溟幾許路,珂聲風裊。刀似水,香疑夢、翠虬爭拗。擎金盞、拿空勢起,甚醉淺、春風知被惱。待皺了、吳江清浪,尋伊歸路渺。
山河無恙朝廷改
一代勛名過眼空
剩有圍棋付安石
更誰赍酒遣龐通
荒荒猿鶴傾三輔
莽莽烽煙擾百同
曾記杜陵詩史語
江湖滿地一漁翁
硬語斡地軸,奇辭拔鯨牙。
向來豫章公,一洗空百家。
此燈不可傳,公實優曇華。
銀河會可窮,從公丐靈槎。
此身未有生,天地本無此。
忽此從何來,天地遺渣滓。
渣滓一歸盡,飛奔盡停已。
復得還自然,斯乃造化理。
逍遙無何鄉,庸非所居里。
奚以系戚欣,隨化為進止。
淵明千載心,先生會深旨。
栗里與梅峰,相望咫尺里。
白楊多悲風,黃壤多螻蟻。
此自傷世情,先生本無已。
紅塵三尺險,
中有是非波。
鵝黃淺淡雪初消,
拂水拖煙已萬條。
小得春風都解舞,
憎他絕似阿蠻腰。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
蝶影飄殘桃底露,鶯聲啼破柳梢煙。
休彈錦瑟傷青鬢,誰向紅樓惜翠鈿。
惆悵王孫歸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綿。
趙州道有,趙州道無。
狗子佛性,天下分疏。
面赤不如語直,心真莫怪言粗。
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
青成藍,藍謝青。
師何常,在明經。
流水清清映淺沙,
石林風急亂啼鴉。
荒村寒食無人到,
何處香來枳殼花。
去廓村居遂考槃,
炎天聊解使君鞍。
不辭野饌扳留薄,
更覺茅堂意緒寬。
云近清秋常弄態,
林淹宿雨晝生寒。
經旬亦有看花約,
僻地還同一醉歡。
兩都舊社幾人存
消息朦朧入夢魂
白發想非前日貌
玄亭或作別家園
暮云春樹關山遠
蒿里松邱涕淚繁
腸斷六橋堤畔路
梅桹花落月黃昏
人心甚可畏,
動熾如奔霆。
雖以刀鋸降,
不能為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