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之尚書龍學挽詞二首 其二
公弭江西節,儂橫南浦舟。
相逢便金石,一別幾春秋。
問訊頻黃耳,歸休各白頭。
豐碑那忍讀,未讀涕先流。
公弭江西節,儂橫南浦舟。
相逢便金石,一別幾春秋。
問訊頻黃耳,歸休各白頭。
豐碑那忍讀,未讀涕先流。
您曾持節治理江西,我駕著船在南浦航行。我們一相逢便結下如金石般的深厚情誼,這一別竟已過了好幾個春秋。我多次通過書信向您問訊,如今歸來時彼此都已白頭。那記載您生平的豐碑我怎忍心去讀,還沒讀眼淚就先流下來了。
弭節:駐節,指官員任職。
儂:我。
金石:比喻堅固的交情。
黃耳:指書信,典出晉朝陸機的黃耳犬能傳遞家書。
豐碑:這里指記載逝者生平的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友人程泰之尚書龍學去世后所作。當時詩人回憶起與友人的過往情誼,感慨時光流逝,友人離世,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程泰之。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友人的交往,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人之間深厚的友情和對逝者的哀思。
君不見金馬門,交疏結綺拱朱軒。云里天垂丹鳳闕,星前霞映紫微垣。岧峣三殿當空起,日華東照明光里。雙莖露掌直南山,片石虹橋臨渭水。
門開宦署只罘罳,搖佩鳴珰待詔時。白虎持經決同異,柏梁受簡連歌詩。蘇生珊瑚枝,少小芙蓉鍔。刀布不肯赍,自諳太常學。蛾習春弦擁蕙帷,蠹窺冬簡扃蕓閣。
千金狐裘五絲鞭,一朝大笑長安樂。于今西北是長安,驛樓官樹向桑乾。驊騮蹀躞風鬃動,雕鶚憑淩雪羽搏。三千奏牘金門入,深山蒿廬更簪黻。
大官梁肉頻被賜,尚方筆札行當給。建章騶牙重櫟新,混邪十萬將來臣。漢庭莫哂酣歌客,也有東方諫獵人。
石瀨分流小,
霜林間樹紅。
暮橋橫隱約,
寒鍛響丁東。
樹閑煙不破
溪靜鷺忘飛
更愛幽奇處
斜陽艷翠微
樂游原上競繁華,騎出天南白鼻□。宮錦不愁清露濕,五陵松柏絢朝霞。
馳道香莎剪翠茵,金鞭閑飏落花塵。溫泉樹晚歌鐘起,人識開元富貴春。
融。
吹得花開又落紅。
無聊賴,轉入綠陰中。
江上清風,山閒明月,古今一樣清游。獨橫槊、臨江釃酒,豪氣千秋。倏忽烏飛兔走,又荒嶼、雨散云收。空悵望、萬頃綠波,數點閒鷗。
不知白蓮白未,有詞客揮毫,玉笥蘋洲。試與聽、水龍逸調,唱徹珠喉。淚盡江沱遺恨,天低處、裊裊漁謳。誰還問,當日勝侶名流。
白首人千里,
青燈酒一尊。
偶攜云外屐,
來宿水邊村。
秋老霜飛葉,
宵深月叩門。
田翁多性樸,
□□□□□。
堅冰凝凍華,序屆窮陰后。
嚴威蟄群動,朔風吹萬有。
野老狎雞棲,親知等箕斗。
挈瓶膠故知,誰能易其守。
郊雞期斷尾,野馬辭絡口。
匠石徒有心,溝斷終焉取。
諸君毓琳瑯,相識各已久。
椒蘭臭不移,歡焉此攜手。
城邊霜鳥下,天際孤云走。
乾坤回浩蕩,茲會亦云偶。
吾生迫化遷,倏忽及衰朽。
昔為巢中雛,今作堂上叟。
淺抱迷達觀,含悲泣芻狗。
北陸極寒曦,微荑震枯柳。
復姤理自然,私心重回首。
菊開何太晚,重九已過時。款款來蜂蝶,幽香滿短籬。
幾種重陽菊,連開傲晚霜。紅黃各稱賞,朵朵弄杯觴。
看到忘言處,渾疑我是花。不知時已過,猶復露霜葩。
采采籬邊菊,羞將插帽紗。卻疑秋富貴,天地也奢華。
庭中矮橘樹,顆顆照金黃。卻襯籬邊菊,天然錦綺香。
朵朵玉為盤,金黃向里攢。樽中歡酌盡,酒量不知寬。
胭脂紅照日,花蕊簇金黃。暗有天香發,阿誰作主張。
廬山重九節,送酒有江州。不是陶元亮,花神枉獻秋。
細卷鵝毛白,中留一點黃。倚欄看不厭,有句入詩囊。
醴醞何曾乏,誰人遣白衣。叉頭那未盡,時節酒非遲。
蹙蹙生紅露滴珠
薰風涼幌曉妝初
折來戴朵頻拈看
應訝羅裙色不如
我拙不可藥,卓立甘墨守。
文家瘞殘篇,入世羞覆瓿。
窮竇暖清輝,劬書翳檉柳。
治亂究古今,持此永皓首。
高情抒阮嘯,對客鉗在口。
弱女等療饑,羲皇遇尊酒。
故人深憂余,歧路自分剖。
勵學懼無成,忳郁胡敢有。
逆閹擅政亂綱常,
慷慨能言貢史黃。
抗節不撓多骨鯁,
殿前三虎姓名揚。
暖日抽蘆荻,柔風楊柳花。春江濃似酒,何處問漁家。
我愛中憲翁,墨花灑數柳。千載陶淵明,高風誰復右。
鸕鶿漁梁日曬翅,
漁翁喚婦煮江鱖,
忽見江頭酒船至。
衡岳閑游遇懶殘,至今煨芋未曾餐。山人何事輕衣紫,笑絕桐江一釣竿。
紛紛花柳映沙堤,豈有千金購馬蹄。痛哭江陵張相國,孤墳猶在洞庭西。
一杯江水謝東山,賭墅蕭蕭渾是閑。莫怪老僧頻捉鼻,也曾譚笑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