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張匡敬送憲史武文獻遷浙西
儒衡家世舊,氣節老彌剛。誰謂更千古,猶能出一郎。烏臺知姓字,白簡凜風霜。后夜吳江月,清光應更長。
儒衡家世舊,氣節老彌剛。誰謂更千古,猶能出一郎。烏臺知姓字,白簡凜風霜。后夜吳江月,清光應更長。
杉松滿寺廊,欄檻倚高岡。
郡郭曉云漠,禪齋春草長。
澗青連竹色,山靜帶茶香。
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
飄零蹤跡尚堪悲,唯向三賢最受知。
少俊有名輸賈誼,宦游多難比張儀。
詩中老格何人愛,酒后佯狂識者嗤。
北省郎官應見誚,明時猶尚進身遲。
三年不見遠江梅,長到梅時把酒杯。
似共故人千里別,空思近臘數枝開。
心隨曉月經鄉渚,夢與春云傍釣臺。
金蕊瓊花風雪景,憑誰圖畫入關來。
選得煙村寄掩扉,拙謀翻似解忘機。
名場未入老將至,鄉信不來春欲歸。
窗背晚陰黃鳥語,簟橫幽徑落花飛。
何由盡會蒼蒼意,時復攜筇上翠微。
皇朝令節號干明,萬國嘻嘻若大庭。
多士進詩隨禹貢,千官獻酒祝堯齡。
天香曉降聞仙樂,南海秋來見壽星。
黎庶更思瞻盛禮,待封日觀禪云亭。
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三年偶忝西垣職,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
御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改官出職歸郎署,粉圍正秩慚叨據。
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中書舍人捧寶策,加美徽稱尊帝堯。
大明殿里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獨有淮陽知郡吏,為典郡符蒙借紫。
合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都門柳色早春天,繁臺寺中排祖筵。
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托囊赘许毴缡?,回思故國三千里。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
下車猶未逾期月,官舍初經禁煙節。殘陽乍聽吹角聲,臺榭梨花簇香雪。
獨酌不歡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畢三情旨頗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請與副閣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鴛鷺行中已著名,頌條暫慰遠民情。
道途行去乘軺貴,鄉里過時畫錦榮。
鈴閣曉開江月滿,戟枝寒照雪峰明。
知君游刃多余暇,莫忘新詩寄鳳城。
東郊驛樹連理枝,西廟叢篁十丈圍??皩⑤p素命人畫,赍為方物歸京師。
公署石楠圓似蓋,畫樓北面當廳檜。桐谿怪石勝太湖,賤如泥土無人愛。
天生彌材地且卑,空山老朽人不知。人不知,睦州右史作歌詞。
閑讀銘詞掃綠苔,溪邊永日自徘徊。
白云遺跡今親到,青史高名不可陪。
千古煙霞為己有,一竿風月避誰來。
松巔老鶴應相識,時唳和風下釣臺。
風帆江上往來頻,漁叟應多笑此身。
自愧無才酬圣澤,已甘行樂負青春。
疲贏未復空忘味,綱緒難條欲問津。
更擬傾杯祝天地,世間不用長奸人。
金蟬飾綠云,細靨蕊黃新。
南浦解清珮,西谿采白蘋。
密竹映深花,湖山日欲曛。
春腸知已斷,脈脈兩難親。
近遣司賓小吏時,寄書兼寄十篇詩。
自慚不是陽春曲,誰敢徼求作者知。
疊嶂晚登空遠望,昭停別后倍相思。
夜來還有微吟興,風動新荷月滿池。
碧落登真訣,太霄蕊簡書。
安得松喬子,仙階一授余。
載攬彩虹綏,去登紫云車。
飄然遠氛俗,志逸如龍攄。
河朔雖云近帝鄉,時逢慶誕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曉夕先裝一炷香。
圣壽如山隨地久,恩光似日與天長。
策臣所貴無他物,唯獻新诪十九章。
白蘋洲暖春風生,畫樓檻上銀箏鳴。鏗鏘節奏急復慢,空中一部天樂聲。
三十六宮深窈窕,繡楣藻井光相照。十三弦上千般聲,朝靄微吟暮煙嘯。
夜來親向月中聞,繁音錯節何紛紜。碎如鸞鈴與珂珮,巫山隊仗迎湘君。
晚來金屋愁微雨,風細箏聲不全舉。依希嬪妾怕人知,啾啾切切私相語。
洪纖斷續何所拘,鳳凰著對飛鸞孤。梧桐枝邊泊未穩,瑯玕島上鳴相呼。
有時主奏俄中絕,宮商斗頓如刀截。杏花露重鴛鴦寒,空見如霜滿庭月。
有時半日全無風,一一暮天樓閣紅。唯聞鳥雀啄弦上,暖珠寒玉何玲瓏。
清音朝朝與暮暮,誤聲不管周郎顧。祗嫌雅鄭交奏時,寶鐸丁冬暗相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