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四馬圖 其一
花柳繁陰翠作堆,人間驚見兩龍媒。低頭顧影無窮意,髣髴彤庭立仗回。
花柳繁陰翠作堆,人間驚見兩龍媒。低頭顧影無窮意,髣髴彤庭立仗回。
晚笳急,浮云一夕蔽長空。渺層城何許,秋光淡入冥鴻。如雨驚飆打林葉,滿天寒色染江楓。感幽獨、望斷斜陽,還倚疏篷。
閑中。悄凝念,百草千花,慣費春工。暖律誰吹,瓣香且祝東風。井氣陽潛釀新綠,燭心宵永托余紅。微熏度、重簾放了,長護芙蓉。
徑盤在山肋,繚繞窮云端。摘菌杖頭紫,緣崖屐齒刓。
半日到上真,洞宮知造難。雙戶啟真景,齋心方可觀。
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瑯玕。
兩松峙庭際,怪狀吁可嘆。大螾騰共結,修蛇飛相盤。
皮膚坼甲胄,枝節擒貙犴。罅處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襹褷風聲?,跁跒地力痑。根上露鉗釱,空中狂波瀾。
合時若莽蒼,辟處如轘轅。儼對無霸陣,靜問嚴陵灘。
靈飛一以護,山都焉敢干。兩廊潔寂歷,中殿高巑岏。
靜架九色節,閑懸十絕幡。微風時一吹,百寶清闌珊。
昔有葉道士,位當升靈官。欲箋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隱龍去,道風由此殘。猶聞絳目草,往往生空壇。
羽客兩三人,石上譚泥丸。謂我或龍胄,粲然與之歡。
衣巾紫華冷,食次白芝寒。自覺有真氣,恐隨風力摶。
明朝若更往,必擬隳儒冠。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灣花嶼郁蒼蒼。
白沙赤嵌紅毛地,綠葦黃魚紫蟹莊。
仰首但瞻天咫尺,稱名合在水中央。
古今多少滄桑劫,留得殘云照夕陽。
桂花飄香八月時,曉風春夢說離奇。芳聲傳播江南道,青出于藍承雪師。
雅韻弦歌感不窮,藝林早已仰高風。古今上下三千史,恩怨分明一曲中。
六耳同謀事可成,
直言方表赤心人。
室中燈焰誰來撥,
白發童兒兩鬢新。
兩點春山一寸波。當筵嬌甚不成歌。動人情態可須多。
金井露寒風下葉,畫橋云斷月侵河。厭厭此夜奈愁何。
自是前身寒水玉,一篙綠到吾廬。鷗波閑愛水云居。半江紅樹好,張翰憶莼鱸。
翹首瀟湘煙月冷,碧云殘照何如。高懷還似舊時無。清詞追白雪,風骨憶黃初。
何處玉臺堪倚鏡,徐陵原有新題。今來同住巷東西。門迎桃葉渡,人勝苧蘿溪。
散擲明珠安有價,無錢多買胭脂。只愁初制夏侯衣。茜裙裁剪未,簾外杏花飛。
句驪之河河水古,貞觀萬馬飲馬渡。
淤泥塞道軍負土,行人欲尋失故處。
何況司馬懿與公孫淵,一勝一敗千余年。
蕭蕭野岸水無言,西流繞出鄧子村。
遼西河之右,遼東河之左,太平疆界無彼我。
河左遼之東,河右遼之西,年年入貢高句驪。
泊舟山塘橋,始有離別意。
一過滸墅關,茫茫從此去。
送者自崖返,余亦不得住。
兩日呂蒙城,三日京口渡。
昏昏失山郭,歷歷墮煙霧。
犬吠知人家,鐙明辨江步。
舟中無可娛,弄筆賦長句。
一日成一詩,有得輒復補。
初不計工拙,亦非紀行路。
歸家詫親知,破愁有此具。
藜藿盤中生精神,珍蔬長蒂色勝銀。朝來鹽醯飽滋味,已覺瓜瓠漫輪囷。
君家水茄白銀色,殊勝埧里紫彭亨。蜀人生疏不下箸,吾與北人俱眼明。
白金作顆非椎成,中有萬粟嚼輕冰。戎州夏畦少蔬供,感君來飯在家僧。
畦丁收盡垂露實,葉底猶藏十二三。待得銀包已成谷,更當乞種過江南。
海邦鼙鼓年年急,野婦村氓相對泣。
何當夷丑更陸梁,海上人家徒壁立。
朝聞碣石已屠城,暮報平山復波及。
喜看儒將有子房,帷幄運籌禽已執。
凈掃妖氛嶺嶠清,萬井千家事耕汲。
昨夜閨中遠寄詩,
殷勤勸進問佳期。
綠章為報通明使,
那有閑情似舊時。
云散天彌回,旭日滿江城。荒園交古木,幽禽相向鳴。
曝背坐盤石,倏然病骨輕。晚菘森玉立,采擇趁冬晴。
池水寒可濯,沿流笑語聲。比鄰更助力,小憩依松棚。
場圃凈如滌,嚴風掃殘莖。御冬仰旨蓄,齏鹽無他羸。
閉塞委天道,勤渠愧物情。晚計良自得,吾亦念吾生。
晼晚歲云晏,濩落將何成。
南武天清海氣虛,故呈瑞石擁扶輿。客來影照澄潭水,坐久身環明月廬。運甓陶公能可再,酌泉吳隱意何如。誰家學士留香火,此地當年有讀書。
一珠天外閱中原,滿目滔滔與漢連。抱惻當歌寧為酒,臨流擊楫未銷煙。赤榕樹底琴三疊,紅蓼洲前秋半船。誰是東山謝安石,圍棋清嘯白云邊。
五丁開嶂滾江流,百粵重闌一掌收。貝葉露凝鮫室靜,缽云波穩蚌光浮。漁燈幾點環空燒,城角數聲洗晝游。安得長留風雨夜,與僧危坐海門秋。
石鯨鱗涌湛金輪,風動漨漨萬里津。直北浮云馀仰睇,四方多難此閒身。愁看雉堞搖江練,笑指珊瑚上釣綸。千古茫茫天上下,鏡中樓閣畫中人。
清曉蛟龍出弄珠,玉沙朱戺絕樵蘇。粵王錦纜迷煙雨,陸賈金裝晦舳艫。世治豈須驚海市,時危休使駐戺雛。戈船樓櫓交南北,緩帶輕裘日擁盧。
征驂別棹每登臺,去國離家濁酒杯。僧有碧紗能話舊,壁懸湘榻許歸來。香爐煙逐孤帆出,海燕泥銜返照回。隔岸勞勞塵是夢,中原鼙鼓夜深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