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獨覺
兒啼驚覺夢中身,恰則華胥政問津。
腳到五更偏作冷,老來萬事不如人。
若無窗月誰相伴,聽盡雞聲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鐵,無衾似鐵始言貧。
兒啼驚覺夢中身,恰則華胥政問津。
腳到五更偏作冷,老來萬事不如人。
若無窗月誰相伴,聽盡雞聲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鐵,無衾似鐵始言貧。
孩子的哭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我正仿佛在華胥國探尋路徑。到五更時雙腳格外寒冷,年老后覺得做什么都比不上別人。若沒有窗外月光陪伴,聽著雞叫可天卻遲遲不亮。還有那布被冷得像鐵一樣,要是沒有像鐵般冷的被子才能說真正貧窮。
華胥:傳說中的理想國度,這里指夢境。政問津:正問路。政,通“正”。五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五更指凌晨三點到五點。衾:被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年老階段,生活貧寒,孩子的啼哭、夜晚的寒冷等都反映出其生活的艱難,應是在生活不如意、心境落寞時所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年老貧寒的感慨。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生活細節展現困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真實寫照。
佳人負紅顏,家在白茅渚。獨憐形影時,東風一延佇。
一車委曲越千隈,行道嶒崚破壁開。洞嚙甲身吞若蟒,風飆窗隙吼如雷。倏明望眼歇山坳,且燼松毛爇酒杯。去路依稀云障里,更生肝膽伏崔嵬。
云散遙天鎖碧岑,人間無路月沉沉。可憐寒食梨花夜,依舊春風小院深。
鹓雛綵翼翙青云,簫里偏娛老鳳群。柳碧一溪開別業,橘黃千樹稱封君。繞庭羔雁光流霰,映酒翁姑色并曛。看取仙郎無限事,鸞封還換幾回文。
桂棹沿回一水香,秋風吹冷芰荷裳。洛神邀得陳王賦,故向瑤池試曉妝。
黌堂深惜昔,六典共尋源。合遂齊飛鶚,嘉逾競化鹍。紅顏君早去,白發我空存。方寸千年事,悽然誰與論。豁達千人杰,巍峨七尺軀。天邊期闊武,意外失華途。墮淚一人足,傷心二女孤。西溪橋畔冢,多少為嗟呼。
綏江歸十日,未過戟門深。以我秋葭抱,思君明月心。郊居仍讀易,城隔不聞琴。懶癖知能恕,蠻箋又至今。
碧栱朱甍面面開,翠云稠疊鎖崔嵬。連昌庭檻渾栽竹,罨畫溪山半是梅。藻井香銷塵化?,銅欄秋澀雨留苔。只應千古華清月,狼藉春風愧露臺。
茅柴白白兩三杯,客里情懷旋旋開。正喜江頭風月好,卻緣風月又愁來。
扁舟東去枉相尋,珍重趨庭報好音。千里暮山游子意,一溪流水故人心。乘車自古多岐路,攜手何年共入林。池上蓮花開得好,思君難免費長唫。
王氣郁東南,兵塵莽關洛。事會豈有極,祇恐元氣弱。折沖樽俎馀,欠著一諤諤。如公胡不歸,儒用魯何削。
到梢猶抱籜,不厭出林長。筍亂愁侵砌,根多恐過墻。釣須竿拂月,冠要箬含霜。老有龍鐘節,為簪更未央。
平生真賞,紙上龍蛇三五丈。富貴功名,老境誰堪寵辱驚。寸心誰語,只有當年袁與許。歸到遼陽,玉簡霞衣侍帝傍。
重陽再會菊新斑,清賞無期又出關。江雁陣云歸五嶺,釣船撐月過橫灘。臨行鄭重公何意,翻憶平生我厚顏。行止向來經畫定,不知猿鶴怨空山。
蕭蕭落木帶江干,剪剪幽花過雨斑。豈意旅游逢九日,共來把酒看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