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下黃溪
黃溪晚來泊,得見田家微。
刺艇斜陽下,耕洲載耒歸。
牛鳴向窂犢,犬喜入人衣。
復有返樵者,檐枯翹雉肥。
黃溪晚來泊,得見田家微。
刺艇斜陽下,耕洲載耒歸。
牛鳴向窂犢,犬喜入人衣。
復有返樵者,檐枯翹雉肥。
傍晚時分在黃溪停船靠岸,能看到田家生活的細微景象。在斜陽下劃著小船,在沙洲耕種后扛著農具歸來。老牛朝著牛棚呼喚牛犢,小狗歡快地撲進人的衣襟。還有砍柴回來的人,柴擔上掛著肥美的野雞。
泊:停船靠岸。
微:細微景象。
刺艇:劃船。
耒:古代的一種農具。
窂:牛棚。
返樵者:砍柴回來的人。
檐枯:這里可能指柴擔。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途中,傍晚停船于黃溪,被眼前的鄉村生活景象所觸動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對鄉村生活充滿好奇與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傍晚的生活場景,突出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其特點是白描手法運用嫻熟,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展現了古代鄉村生活的一個側面。
寒燈寂寞夜窗虛,誰信官居似客居。俸薄未能供伏臘,道存應不廢詩書。燕山北去梅花少,易水西來雁影疏。莫道玉堂霄漢上,故人無力薦相如。
東南大郡重專城,贊畫從來屬老成。品藻無私書上最,及瓜有待促嚴程。黃梅雨濕雙旌重,紫楝風吹五兩輕。蓮幕可容虛席久,兒童竹馬出郊迎。
日日東風處處春,六街車馬蹴香塵。曲江水滿花如錦,留與陳王賦洛神。
娉婷標格神仙樣。幾日佩環離海上。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猶未放。霞觴滿酌搖紅浪。慢引新聲云際響。玉顏長與姓相宜,壽數三回排第行。
暖風吹欲動,舄落半亭光。數月始今夕,相將水一方。墨香歸上客,杯影瀉橫塘。頗怪炎陽候,林明不易涼。
客中久不聞絲竹,此夕逢君吹紫玉。斷猿哀雁總驚啼,我亦無端淚相續。數聲裊裊復嗚嗚,散入寒云細欲無。愁望洞庭空落木,夢游秦苑總荒蕪。曲中識訴君心苦,不道人聽更凄楚。關山燈下嘆羈臣,江浦舟中泣嫠婦。憶昨閶門費酒貲,玉人邀坐弄參差。彩霞深院花開處,明月高樓鶴去時。如今忽在他鄉外,風雨寒窗兩憔悴。恨無百斛金陵春,同上鳳凰臺上醉。始知嶰谷枯篁枝,中有人間無限悲。愿君袖歸掛高壁,莫更相逢容易吹。
伯姑無恙時,令我與子友。周旋以至今,各是遺種叟。文字種聲名,于身亦何有。還書問兩弟,是事君識否。
水天涼夜月,不是惜清光。好物隨人秘,秦淮憶建康。
吾聞共工臺,乃在昆崙北。長蛇戴九頭,利吻錯戈戟。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澤。嗚呼三仞沮,可以警貪得。
白發持竿者,江華坐晨日。垂鉤勿太深,恐落蛟龍窟。
城郭千峰合,仙凡一水分。顛崖懸鳥道,亂石聚羊群。苔井分丹水,茶爐煮白云。肩輿萬松嶺,有客訪梅君。
身口意業未能除,業報輪回自見書。定力不足枯腸癟,又到前溪捉回魚。
渾噩無知失影蹤,寄居窀穸飽蛆蟲。化飛色界微塵去,蜃海云樓渡劫終。
十日雨易滿,一鳩嗚更多。開眉初對月,生耳不憂禾。兔走無留跡,輪空不受它。乘風若歸去,九虎莫誰何。
別苑蘼蕪弄小花,平洲赪蔗開輕牙。春風如水極搖蕩,流入天涯不識家。網軒棲塵遠凝紙,青鳥不來紅樹死。雄鸞雌鵲此日分,惜殺嬌?過遙渚。隔簾花影望微月,鸞橋似度龍綃襪。倏無忽有情柰何,淚灑杜鵑枝上血。碧簫曲歇粉痕灰,紅腳蛛絲結鏡臺。望極官河斜雨外,時時疑是翠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