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三
今年七十五,歸作庵中主。珍重觀世音,泥蛇吞石虎。
今年七十五,歸作庵中主。珍重觀世音,泥蛇吞石虎。
往來同路不同時,
前后相思兩不知。
行過關門三四里,
榴花不見見君詩。
黯淡平原,搔首處、頓驚客眼。秋陰里、幾行榆柳,倒垂沙岸。歇馬亭荒征騎少,新嘉驛冷人煙斷。夕陽中、隱隱見荒城,哀笳亂。
東山上,浮云散。泗水際,飛鴻喚。但寒蘿蔓草,兔狐相伴。黃土埋殘帝子骨,西風吹裂行人面。想洪生、兄弟舊經過,愁何限。
搔首踟躕,望不盡、暮天秋色。嘆渺渺、鄉關漸遠,旅懷增戚。白草荒原征騎緩,寒云沙磧歸鴻急。問行來、客路幾多程,頭都白。
青衫上,淚沾濕。破帽上,塵堆積。但哀笳斷角,誰能聽得。易水風寒游子去,秦庭月落孤臣泣。有當年、市上狗屠兒,曾相識。
馬怠車煩,載不起、萬千愁思。更無奈、黃塵撲面,西風刮耳。地北天南知己少,朝晴暮雨流年駛。向壚頭、賞卻紫貂裘,拚沉醉。
曾自囑,休憔悴。奈提起,還揮淚。怕有人問著,少年心事。人倦路遙斜日淡,天寒水淺飛鳶墜。望荒榛、盡處有人家,蒼煙起。
枕函欹,釵玉墮。深院晚涼臥。
玉簟橫陳,林影月篩破。
往時曾怨春歸,春歸無那。再莫把、秋期錯過。
濕香唾。綃云籠霧輕衫,粉汗細腰涴。
山額融黃,風顫鬢絲簸。
畫屏低映雙星,一年待到,卻不解、流光推磨。
舊干依檐出,新芽拆蘚來。清標霜里勁,生意地中回。何日能棲鳳,先春解友梅。琴囊與詩卷,還并綠陰開。
有美凌霜操,千竿羨渭濱。檀欒開隙地,幽灑絕纖塵。山月搖光碎,溪煙染翠勻。頻移新雨后,到處易為春。
良工采得木千章,
如析旃檀片片香。
黃面瞿曇承蓋覆,
拋磚打瓦又何妨。
乞巧中庭,明河在天,倦眼旅人。憶曉月蘆溝,白虹黃浦,經年烽火,匝地煙塵。妻子相隨,家鄉遠別,佳節難為不夜春。任歡笑,且茅盧話舊,蕉舍吟新。
思親曖曖慈云,恐白發愁添老病身。愿康強逢吉,壽增鶴算。天常行健,兒自安貧。小步梅園,輕舟黿渚,歸去烹鱸更采莼。承平樂,看錫山無恙,金母為鄰。
水鄉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橫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萬里浮云,被風吹散,又被風吹積。尊前歌罷,滿空凝淡寒色。
人世會少離多,都來名利,似蠅頭蟬翼。贏得長亭車馬路,千古羈愁如織。我輩情鐘,匆匆相見,一笑真難得。明年誰健,夢魂飄蕩南北。
鳳凰不出世,徘徊念九州。
必逢舜與文,始肯一來游。
寥寥三代后,無足當其求。
抱瑞層霄上,下憫江河流。
孔子老刪述,麒麟掩荒丘。
何關鳳德衰,祇為天地憂。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握有荊山璧,不以易銀镠。
韶虞發高音,陽阿何足謳。
高門擊鐘磬,尊爵缺獻酬。
酒肉雖飫人,豪杰當懷羞。
不聞弋鸞皇,披羽持為裘。
一朝毀周鼎,鑄作棘與耰。
白首不能言,小子方咿嘎。
原舍中閨態,君當聽道周。
紅映衡門夕照明,翠浮村巷暝煙生。
搖搖楸線風初緊,飐飐荷盤露欲傾。
數酌濁醪留客醉,一編疑義與兒評。
須臾散去人聲寂,獨數城頭長短更。
緣陰幾日濃如幄,新聲又喧嘉樹。避雀驚嘶,鳴條倦咽,響逐回風難住。斜陽幾度。說不盡齊宮,舊時凄楚。喚起殘妝,為他描上鬢邊去。
吳園猶記往事,向嫩涼院落,曾聽伊處。暑雨燈昏,冰箋粉砑,譜入絲桐更苦。驚心時序。怕轉眼西風,一天寒露。石井銅鋪,砌蛩相伴語。
萬丈文光達上臺,秋高直射斗牛來。
導河西授傳家缽,學海東掄華國才。
十載硯穿磨日月,雙鋒匣出鼓風雷。
是龍露角觀初變,拔浪端應奮錦回。
疏柳高梧水閣西,使君懷抱向清溪。
為言笛步聽歌好,自喜金樽就客攜。
畫省風流兼吏隱,滄江云月伴羈棲。
清歡未覺消長夜,銀漢垂垂拂檻低。
傳來兩個詩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
華似莊農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髡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