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同年楊廷秀使君寄題石湖 其二
半世輕隨出岫云,如今歸作臥云人。
小山有賦招游子,大塊無私佚老身。
禪版夢中千嶂曉,鬢絲風里萬花春。
新年社甕鵝黃滿,賸醉田頭紫領巾。
半世輕隨出岫云,如今歸作臥云人。
小山有賦招游子,大塊無私佚老身。
禪版夢中千嶂曉,鬢絲風里萬花春。
新年社甕鵝黃滿,賸醉田頭紫領巾。
半輩子輕易地像出山的云一樣四處漂泊,如今歸來成了隱居臥云之人。就像小山賦里召喚游子,大自然無私地讓我安度晚年。在禪床的夢里能看到千山破曉,在微風中鬢發旁有萬花迎春。新年社祭的酒甕里鵝黃酒滿,盡情醉倒在田頭戴著紫領巾的老農中間。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同年:同一年登科的人。出岫云: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無心以出岫”,指出山的云,比喻外出做官或漂泊。臥云人:指隱居之人。小山有賦:指淮南小山的《招隱士》,這里召喚游子歸來。大塊:指大自然。佚:通“逸”,安閑。禪版:僧人坐禪時用的木板。社甕:社日祭祀用的酒甕。鵝黃:指酒的顏色。賸:同“剩”,盡,盡量。紫領巾:指老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早年曾外出為官或漂泊,經歷半生后選擇歸隱。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在鄉村過上了閑適的隱居生活,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從漂泊到隱居的生活轉變及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閑適,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昔醉金明渚,今來慧辯祠。
當年笑相視,此日哭殊悲。
天迥川原凈,風高草木衰。
江梅靈氣在,泉下復相知。
垂竿臨晚岸,堅坐據莓苔。
餌落萍初散,魚驚荷暫開。
有求雖瑣細,未獲且低回。
君識磻磎老,曾垂綠髪來。
賓主俱歡醉,高樓迥倚空。
形忘羈檢外,酒散笑談中。
晚市煙初白,秋園葉半紅。
登臨不厭數,朝夕是寒風。
春陽氣未勝,重為陰所乘。
涔涔積雨闋,慘慘余寒增。
流云鬰不開,烈風尚憑陵。
夜闌閉戶牖,青暈生昏燈。
僮仆悉已眠,書幾久欹憑。
涉獵閱舊聞,??使心魂澄。
有如行役歸,丘園恍重登。
又如遠別離,邂逅逢友朋。
嗟嗟宦游子,何異魚入罾。
奪其性所樂,強以所不能。
人生本不勞,苦被外物繩。
坐愁清旦出,文墨來相仍。
吏徒紛四集,仆仆如秋蠅。
煩中劇沸鼎,入骨真可憎。
安得插六翮,適意高飛騰。
向托屏星駕,同隨丞相車。
終朝容懶拙,經歲庇迂疏。
共此趨云闕,旋聞建隼旟。
江淮一都會,游刃必多余。
黃花倚秋色,曄曄為誰開。
更使窺殘榼,空令洗舊杯。
嗅香行繚繞,撚蘂立徘徊。
盡日柴門外,白衣來不來。
弊車羸馬犯塵泥,愁到朱門徧徧辭。
相國舍人難驟見,將軍馬監豈相知。
因循歲月勞何補,顛倒風埃辱固宜。
惆悵東岡舊陂在,素心空負白云期。
微逕透重巒,茅堂竹葉冠。
方瞳映骨靜,秀氣逼人寒。
夜火裝丹灶,晴霜醮石壇。
不須驚淺俗,輕舉入云端。
枍栺留深殿,倉瑯秘九門。
日長人對直,風迥鷰高翻。
林有蕭疏意,云無片縷痕。
鈞天真自到,不獨暫飛魂。
鄉樹三搖落,臨風歌式微。
徒嗟俗緣重,端使素心違。
茅閣松杉冷,山園藥草肥。
不能如海燕,歲歲一西飛。
百榼行春樂,千弓從獵豪。
苦吟邊月冷,飛鏑野風高。
奇策鞭殊俗,長纓系不毛。
輸君躍馬貴,一等著青袍。
道盛經綸業,文高翰墨場。
雍容偃藩地,密邇釣璜鄉。
回首紅塵遠,清心白日長。
山形抱城堞,谿影照公堂。
孤岫平湖外,禪房老栢陰。
倦游諳濁世,獨往遂初心。
夜雨燈窗迥,秋苔屐齒深。
勿鉏山徑草,便有俗人尋。
周官歛珍味,漢苑結芳根。
何意荒洲上,猶余嘉樹存。
犯寒花已發,迎暑實尤繁。
愿逐蒲萄使,離宮奉至尊。
人主恩猶盛,讒夫弄舌端。
旋聞就斧質,不得解衣冠。
反賊齒才冷,謀臣心盡寒。
晁宗噍類盡,漢室泰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