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仲嘉待制奉祠歸四明分韻得論字
丹霄碧海眇高鶱,厭直承明卻自論。
寶馬十年聽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憶松門遠,歸客還憐菊徑存。
清潤要非山澤相,又煩一札下云根。
丹霄碧海眇高鶱,厭直承明卻自論。
寶馬十年聽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憶松門遠,歸客還憐菊徑存。
清潤要非山澤相,又煩一札下云根。
你如高飛于丹霄碧海的鳥兒,厭倦了在承明殿當值而主動請辭。在京城為官十年聽著漏箭報時,如今乘一葉扁舟在雨中看潮漲潮落的痕跡。侍從之臣會在遠方的松門思念你,歸來的你還會憐惜那菊徑依然留存。你氣質清潤并非山澤隱士之相,朝廷又會煩勞下一紙詔書到你隱居之處。
丹霄碧海:高遠的天空和大海,比喻高遠的境界。
高鶱(xiān):高飛。
厭直承明:厭倦在承明殿當值。承明,宮殿名,代指朝廷。
漏箭:古代計時器漏壺中標記時刻的箭。
菊徑:化用陶淵明“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指隱居之地。
山澤相:有隱居山林水澤的相貌氣質。
云根:深山云起之處,指隱居地。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汪仲嘉待制奉祠歸四明,詩人與之分韻賦詩。當時可能官場存在一些復雜情況,汪仲嘉選擇歸隱,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歸隱,突出友人主動歸隱的灑脫。詩中對比手法和用典的運用增添了藝術魅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創作風格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篝火宵深興轉濃,可憐潭水斷來蹤。祇疑終有蛟龍護,玉室金堂未許逢。
芳心飄泊總思明,日曜親書作法名。帝牒不如僧牒永,女墻殘照下鐘聲。
連峰如黛逐人來,一到頻驚暝色催。壞道沙喧天外雨,崩崖石走地中雷。千年冰雪晴還濕,萬木云霾午未開。明發前林更巉絕,側身修坂倍生哀。
無人不愛惠山泉,我酌山泉一悵然。知己若非逢陸羽,收名定價屬何年。
青氈烏帽適天涯,白首投荒莫咄嗟。東傍扶桑多薏苡,南過勾漏有丹砂。長鯨一涌雪山翻,海若爰居不可馴。知君定怕風濤急,白地風濤怕殺人。君家住近海門潮,君去朱厓不寂寥。哨哨罔兩能人語,種種烏蠻解漢謠。蠻子灘頭興不孤,桄榔樹下打娵媀。年年五月荔枝熟,翻怪先生愛索居。嶺表黎酋分鳥群,桂林象郡總能文。更憐蜃氣朝朝見,莫厭猿聲夜夜聞。
歲寒堅后雕,秀萼山林性。移根黼座傍,可托青松柄。此君霜后青,密葉欲停雪。叢篁傍小山,清節依然潔。瓊林遺玉骨,粉蕊趁冰姿。香透芙蓉帳,詩成度玉墀。
橘綠橙黃香滿校,甕頭篘玉鲙魚絲。山中歷日由來少,知是江南九月時。白雪繅成繭子綿,黃云剪就稻花天。千家村里無開市,二尺溪頭有系船。短短釵銀壓鬢鴉,圍腰群捉木綿花。莫嫌村塢行人少,夫婿經商不在家。峨舸大艑碧波間,遍截玲瓏稛載還。最是三吳多好事,家家分得洞庭山。
會飲黃龍去,馱經白馬來。國旗飏萬舶,海市幻重臺。寶藏諸天集,關門四扇開。紅髯定何物,驕子復雄才。
涿人誇神奇,往事耳曾習。飛蝗方蔽空,涿境獨不入。匪物為驅除,如避不敢集。么么亦何知,厥柄宜有執。民曰侯之功,太守謝不及。范陽產嘉禾,一莖穗三四。老農駭相告,具目睹茲異。至和所薰蒸,萃此耕穫地。禎祥不徒來,無乃表仁治。借問治為誰,召父勞撫字。望霓民皇皇,桔槔力已竭。太守視四境,憂恫如就爇。祈天深自咎,臣職無乃缺。至誠乃回天,大雨漫原垤。焦然就槁苗,勃爾生意茁。豐年古有占,三白乃為理。如何雪愆期,侯心為憂瘁。積誠訴蒼天,天亦監侯意。紛紛戰玉龍,敗甲灑寒吹。遺蝗入地深,樂稔歌至治。
初三新月見如期,重九黃花又及時。俱是人間稱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
蛾眉已被生前妒,魚腹猶遭死后誣。把似與龍爭角黍,何如隨俗飲菖蒲。
天一以清,地一以寧。維皇精專,承神明靈。娥御墮津,瀆祇揚溟。盥事允嚴,先祖是聽。
夢覺春闈俱轉蓬,仙凡今隔玉霄東。聊攀鐵鎖問何似,豈敢避堂邀蓋公。
寒煙濛密五城低,獨立端門紫閣西。赤甲猶聞傳禁虎,朱冠將起報晨雞。九天瑞藹團龍袞,雙闕星回集馬蹄。叩仗豈無經國疏,春風楊柳滿金堤。
遺老玄黃漿食,內家卷耳觥罍。長轂能行萬里,君王不憚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