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搖
莫笑茆簷陋,消搖遂野情。
遇魔增道力,因病悟浮生。
謀食憑長镵,論交得短檠。
不知從此去,幾見雁南征。
莫笑茆簷陋,消搖遂野情。
遇魔增道力,因病悟浮生。
謀食憑長镵,論交得短檠。
不知從此去,幾見雁南征。
不要嘲笑茅草屋檐簡陋,在這里逍遙自在能順遂我山野之情。遭遇磨難能增添修行的力量,因病痛而領悟到人生的虛幻。靠長镵來謀求生計,與短燈檠結下情誼。不知道從現在起,還能見到幾次大雁南飛。
茆簷:茅草屋檐,茆同“茅”。
消搖:同“逍遙”,自由自在。
魔:指磨難、困境。
道力:修行的力量。
浮生:指人生,人生虛浮不定。
長镵:一種長柄的掘土工具。
短檠:矮燈架,借指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生活簡樸、可能歷經磨難的狀態。或許是在隱居生活中,面對生活的困境,通過修行和思考來領悟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安貧樂道、在困境中修行悟道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和精神追求。
桃花扇底送侯生,
空費蛾眉淚滿巾。
一紙畫梅夸得婿,
鏡奩匕首是何人。
新秋結客共扶藜,娛老亭邊酒一揮。
白鶴已隨人共去,片云空與雁同飛。
麈毛欲落逢驚座,燭跋頻移未解圍。
為語嚴城休禁夜,厭厭不醉客無歸。
經濟書生意,功名世路難。
三言能有虎,一簣不成山。
春雨淮田沃,秋風楚塞單。
空馀公論在,往事杳誰攀。
夢中幾見孤高影。寒夜薄衾冷。
年來生怕說風流。不是風流底事淚常流。
對燈難寐添愁緒。有恨無人語。
好花早向戰旗紅。怎奈紅旗流血遍江東。
孤臣江海湛冥后,心肝十年歸奉。杜老麻鞋,冬郎畫燭,長結觚棱昔夢。吳鉤坐擁。肯老去銷沈,向來飛動。攲側乾坤,不辭辛苦日華捧。
白頭輕賦去國,路歧終古意,拚倒芳甕。斗北攀依,周南濩落,千里月明仍共。疏麻折送。尚著意盟鷗,歲寒珍重。越客吟成,病肩霜夜聳。
山中馀酒尚留卮,便縱鄉心出水湄。
風拂一雙相逐燕,林拋三百未殘棋。
路迷芳草花飛處,樹掩微陽雨細時。
身臥旅途長送客,海門今夜憶歸期。
斜。
梅影移窗映碧紗。
依它寫,
寒受月些些。
昔人多嗜酒,今我酷憐茶。
軟玉裁成餅,輕云散作花。
石泉助甘滑,腸胃滌煩邪。
卻怪少陵客,曾無新句誇。
燕子磯頭擪笛吹。平明沈玉大王祠。
無數峨眉深院里。晏起。曉霜江上阿誰知。
山詭湖奔千萬變。當面。身輕要喚鯉魚騎。
驀地江妃催我去。飛渡。樽前說與定何時。
無錢使鬼故宜休,已失裝懷萬斛愁。況有西湖好山水,一帆還自上歸舟。
老景人情一羽輕,絆身何用尚浮名。備嘗世事灰心久,更問儂當作么生。
蕭條四壁是閑居,老子而今非故魚。大抵人生只如此,只消如此看何如。
鏡中老色日侵尋,更有江湖萬里心。心許故人知此意,為吾因掉白頭吟。
每慚疏散為吟詩,說破當知未大奇。似此誤人多少事,如何兩鬢不成絲。
行盡天涯西復東,大家閑作臥云翁。紛紛燕雀休相羨,得喪悲歡盡是空。
笑殺人來斷殺腸,可憐贏得鬢成霜。人情易變乃如此,祇有江山不改常。
道方時險擬如何,今古疏愚似我多。否去泰來終可待,尚須客里訪蹉跎。
小園和雨掃莓苔,個個圓如濟世財。丘壑同盟從已定,莫談休咎動寒灰。
沙邊鷗鷺日相親,老去光陰非我春。百巧從來知是妄,獨援詩筆得天真。
曾步金蓮寵絕倫,
豈甘今日委埃塵。
玉兒還有懷恩處,
不肯將身嫁小臣。
十八灘都盡,舟人慣不勞。可言灘石險,難測是平濤。
仄疊中江石,衢濤萬古存。遙看疑砥柱,偶問識銅盆。
日月東西照,支江南北流。鷺飛如導鹢,橫吹不驚鷗。
迎送山相似,舟移迷北南。回看皂口日,已照石華潭。
錫洲潭古怪,攸鎮驛幽絕。四圍青山映,鷺棲滿林雪。
日出青蘋濕,江渾路不分。昨宵驅雨至,知是海南云。
落日沒前灘,云移鳥欲還。除巾不即臥,恐遇絕奇山。
鉤簾暝色下松杉,獨倚闌干絮語喃。
薄醉懶添螺子黛,嫩寒初試杏花衫。
法書大半從人弆,詩草無多且自芟。
故事欲查鐙未上,好教明月照開函。
慚愧先鞭早識途,中郎強仕亦非迂。
使星民社分三事,地北天南各一區。
奉職夙期書竹帛,哦詩好共紀輿圖。
乘槎吾占瀛壖美,海上三山異兩都。
眉山有二蘇,芳名輝今古。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薄俗誰可敦,對面秦越分。同心復同氣,三槐美云孫。
伯也秋臺英,仲氏東山臥。千里弟思兄,燈火清宵坐。
坐臥情不堪,買棹來江南。小窗歡會處,風雨夜深談。
相親情獨好,欲別懷偏惡。抗疏入君門,共假還鄉樂。
新涼及春秋,同上潞河舟。縱合風雨夕,何曾遠道愁。
初聽淮水東,點點在孤篷。攬衣不成寐,樽酒沽來同。
再聽吳江上,淅瀝枕邊響。姜被夜正溫,謝池草初長。
涓涓江上起,何處無寒聲。微因手足愛,胡能激深情。
鴻雁多分張,此會安可常。而況暫歸省,不日鹓鷺行。
我家有難弟,別來幾經歲。天涯夢寢多,長憶連枝會。
煩君相勉旃,霄漢同飛騫。預掃兩家榻,客窗期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