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應天華大教授
秣陵官況似君稀,行散時時信馬歸。門下書生新絳帳,江南甲第舊烏衣。三山秀色看應飽,六代浮榮勝即肥。遮莫吳都賦初就,可憑雙鯉到漁磯。
秣陵官況似君稀,行散時時信馬歸。門下書生新絳帳,江南甲第舊烏衣。三山秀色看應飽,六代浮榮勝即肥。遮莫吳都賦初就,可憑雙鯉到漁磯。
少林九年冷坐,
卻被神光覷破。
如今玉石難分,
祇得麻纏紙裹。
宋家丞相后,喬木到如今。
之子獨古處,對人無俗心。
偶來京洛道,旋反敬亭陰。
芳草白云外,春山深復深。
栩栩欲何之,
尋春得意時。
芳心渾是夢,
物化漆園知。
孤雁哀哀叫曉霜,客衾如水待天光。不緣杜宇催歸去,未信寒猿解斷腸。
孤雁哀哀叫晚云,半年為客嘆離群。丁東幽佩別來久,斷續清砧遠不聞。
孤雁哀哀叫晚洲,水長山遠政悠悠。兇年未必稻粱足,巧中更防罹繳憂。
作就輕陰,留花不放,似愁花謝。春心暗逗,自疊宮衣小窗下。隴頭驛使何須問,待消受、脂香粉麝。漫驚回夢雨,西窗剪燭,苦吟深夜。
珠瀉。紛飄瓦。正閉置重帷,晚妝初卸。空階淅瀝,笛聲誰共描寫。園林終有開時候,玉蝶羅浮更休憶,揚州東閣,往時情話。
生在太平時,四海無疆址。
南北游宦途,相去萬馀里。
一朝分袂別,便是天涯事。
深秋八九月,鴻雁多南逝。
極目霄漢間,應有書來寄。
北風吹凝云,游子行不息。
易挽游子車,難駐桑榆色。
車輪遽己遠,流光太相逼。
游子豈不知,遐心蕩憑軾。
古寺蕭然獨閉關,
眼看云起欲沉山。
數行淡墨關風誼,
遷客烏桓竟賜環。
煙湊橫嵐霞抱日,望中衰草稠稠。西風吹恨著扁舟。馬卿多病后,方寸不禁秋。
頗念銀壺行綠醑,共聽漁子清謳。夢魂飛過海山樓。人隨秋易老,情寄水東流。
凄涼百戰瘡痍地,亙古英雄草莽間。風韻蕭蕭生易水,云陰漠漠擁燕山。銅駝歷劫觀興廢,鴻雁忘情自往還。萬壑千巖環崱屴,亂峰高聳紫荊關。
黃金臺畔足傷悲,盛禮當年比事師。市駿按圖來異種,翹材挾策萃同時。卑身厚幣殷勤致,雪恥親賢夙夜思。一陷臨淄城七十,垂成功業誤多疑。
兩峰削立勢如門,隱約林坳見古村。落木遠巒煙黯黯,孤城平野月昏昏。朔風似訴燕丹恨,流水難招俠客魂。千載悲歌徒感慨,一鐙青史細評論。
荊客輕生辭故國,就車慷慨向秦宮。咸陽設險三關上,督亢全拋半幅中。酒市高歌空俠士,花源避世說漁翁。未能拔劍如曹劌,勝負興亡一夢同。
移禍喪身何計拙,田光智勇豈言高。欲同楚國稱三戶,竟使秦兵虜二毛。虛擲頭顱傷長者,枉求匕首副兒曹。阿房一樣成焦土,漫詡長城締造勞。
百卉春交媚,荊花亦自妍。迎風搖絳雪,得雨濯紅泉。纖綠間重錦,繁芳染瑞煙。桃蹊看并美,堪為紀新篇。
年光嗟荏苒,睹物若為情。每憶三荊合,偏令百感生。梗漂憐聚散,花落任枯榮。且喜庭芳滿,均沾雨露成。
皇皇有若救頭然,
為計無聊只吁天。
殲厥遺蝗須尺瑞,
由來積玉兆豐年。
煙波盡處一點白,
應是西陵古驛臺。
知在臺邊望不見,
暮潮空送渡船回。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汀沙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千里版圖來浙右,一聲金鼓下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