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其四
綠綺無勞奏鳳凰,青團何用繡鴛鴦。寄君尺素兼雙杏,薄倖阿歡自忖量。
綠綺無勞奏鳳凰,青團何用繡鴛鴦。寄君尺素兼雙杏,薄倖阿歡自忖量。
寂寞將軍港,船頭撞岸蘆。
寒濤能灌口,幽鳥勸提壺。
水漲江魚絕,秋深野菜無。
如何晉張翰,歸思為莼鱸。
士譽民謳楚粵間,相逢傾蓋問南冠。
吟余候館春風峭,病后湖天霰雪寒。
應喜白云瞻望近,獨憐滄海去歸難。
雅歌贈我瑯玕意,欲報慚無兩玉盤。
前年東秦夏六月,望日拜恩初賜玦。降秩削職遷黃州,倉皇束裝三日發。
故國東平不入城,北山一夜辭松栝。親朋問訊若夢寐,骨肉分留作胡越。
論罪豈合有民社,抵讞正欲加??鉞。仇家之議不盡用,天地寛仁日月察。
才令分司置之蘄,上表謝恩秋已末。以御魑魅乃其分,欲居蠻夷圣猶屑。
蘄也雖僻自善地,回環山溪富林樾。平生雅志在江湖,頗與蘄人相締結。
收拾孥屬已團聚,南北無心更分別。白魚煮玉秔炊珠,佐以秋菘與春蕨。
筑室求田雖未就,典衣賣裝略無闕。大謬不然心已忘,笑人非工已愈拙。
人生端若夢栩栩,事去何庸書咄咄。大兒調邑換江南,要雖分房無遠別。
地劣兩舍不宿舂,晨起為書午可達。邑四萬戶號難治,民雜江閩吏貪猾。
鋤彊洗惡勿著意,魚逃至清人忌潔。化以誠心磨以久,教而后刑不怨殺。
得聞無毀亦無譽,以慰蕭蕭雙白髪。
旗獵獵櫓呀呀,齋舫飄如上漢槎。
待得江南鱸作鲙,暫從遼海鶴歸家。
清談揮麈臨千里,隱幾看山過兩衙。
零落謫仙遺跡在,為尋荒冢吊云霞。
青斾不見山云深,何以慰此二子心。
阮修杖頭故應在,黃公舊壚無處尋。
求有不得事當戒,興盡必返愁難任。
仙家竹葉未必美,舟尾茅柴還可斟。
五月暑雨過,緩轡來城陰。
朝暉粲林莽,涼風弄衣襟。
敢辭鞭策勞,邂逅得幽尋。
斯人勤歲事,樂此膏澤深。
芃芃黍稷壟,藹藹桑柘林。
田翁可指食,蠶婦期織??。
稇儲與衣褐,卒歲無崎嵚。
陶民帝有力,養物天之心。
忘言樂其樂,此意良自諶。
紓為馬上句,比和擊壤吟。
膺門早歳預登龍,儉幕中間托下風。
敢謂彈冠煩貢禹,毎思移疾避胡公。
論文青眼今猶在,報國丹心老更同。
夜直沈迷坐東省,齋居清絕望南宮。
禁林元老忽西歸,眾謂西州此事奇。
矰繳漫勞鴻去后,桑田未變鶴來時。
一鄉金帛皆沾惠,千載松楸得奉祠。
預想年前至京國,子孫持酒獻春祺。
朝夕此疏傲,東亭無我嘲。
并城田鼓作,鄰寺食魚敲。
樹密日先暝,竹長云可捎。
遠書惟鴈足,小隱是鳩巢。
茶憶新團碾,琴繙舊譜鈔。
懟時常笑屈,投間實慚庖。
霜雪期松柏,風云富草茅。
周郎晚菘近,有以代嘉殽。
繁川靈鷲山,山頂駕老屋。
初從曲徑登,疊石盤巖腹。
景逐軒楹轉,云煙炫游目。
憶昔心上人,欲往怯洄洑。
前人漲白沙,環流作平陸。
昨夜暑雨暴,高低或成谷。
感物鑒江水,江水清可掬。
莫驚秋霜飛,能換髩邊綠。
我有紫陽丹,晶明大如粟。
服之能長生,千載一時轂。
孤亭枕長谿,谿光照亭檻。
無人弄潺湲,終日對平淡。
猨鳥去難呼,藤蘿垂可攬。
薄暮眾山昏,霜風起葭菼。
素籥中分漏箭遲,玉盤飛上絳河涯。
自緣人意夸今夜,豈是蟾光勝舊時。
千里放開天地景,一輪題盡古今詩。
吳剛樹下遙相許,來歲春風此處期。
亭下寒流碧似天,亭邊疏柳尚嬋娟。
山林隱隱岷峰出,江路超超楚峽連。
對景宛然開畫幅,放懷宜此醉金船。
嗟予望極終留恨,千里濃云與淡煙。
重入修門甫歲余,又攜琴劍反江湖。
乾坤浩浩何由報,犬馬區區正自愚。
緣熟且為蓮社客,伻來喜對草堂圖。
西箱屋了吾真足,高枕看云一事無。
節制當方面,恩威號令明。
黠羌知效順,叛俗乞歸耕。
一夕流星隕,中年逝水傾。
祠堂嚴歲享,耆舊致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