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閑居八首 其六
野水楓林久寄家,慣將枯淡作生涯。
小樓有月聽吹笛,深院無風看硙茶。
靜岸葛巾穿薈蔚,閑拖筇杖入谽谺。
平居每與兒孫說,切勿人前一語夸。
野水楓林久寄家,慣將枯淡作生涯。
小樓有月聽吹笛,深院無風看硙茶。
靜岸葛巾穿薈蔚,閑拖筇杖入谽谺。
平居每與兒孫說,切勿人前一語夸。
長久以來在野水楓林邊安家,習慣把簡樸平淡當作生活方式。有月光的夜晚在小樓上聽人吹笛,安靜的院子里無風時觀看碾茶。靜靜地戴著葛巾漫步在草木茂盛處,悠閑地拖著竹杖走進山谷。平時常常跟兒孫說,千萬不要在別人面前夸一句口。
野水:野外的水流。
枯淡:簡樸平淡。
硙(wèi)茶:碾茶。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頭巾。
薈蔚:草木茂盛的樣子。
筇(qióng)杖:竹杖。
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曠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晚年,過著隱居鄉村的生活,在這種寧靜的環境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對兒孫的教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平淡生活的追求和低調處世的觀念。其特點是通過描繪日常生活場景來傳達情感和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通宵淫雨濕衾床,起篝銀缸強自將。寒色上侵書幌潤,溜聲遙引玉壺長。垂翎獨坐鶯先困,破壘無歸燕亦忙。卻愛詩人自豪宕,騷壇堅壁未曾降。
何處。歸絮。青青岸樹。夜深私語。未拋初日燭遙天。短山。倚窗愁獨眠。亂云游走矜馀勇。織些夢。匝地成箱籠。乍招搖。被雨澆。野桃。不花猶自妖。
杜老秋來眼更寒,蹇驢無復逐金鞍。南鄰卻有新歌舞,借與詩人一面看。
大士何年至,禪房此凈居。長留仙掌在,定是散花馀。具體同西華,駢枝出太虛。參差霞色映,君愛削蔥疏。
燕岱河山黑水分,胡沙北望接氤氳。桑乾斜映龍山月,碣石遙通魚海云。
漢閣麒麟思畫日,蕭關虎豹慕威年。持衡四海方逢圣,抱疾三春忽問仙。國論喜伸忠彥疏,家聲應振敬夫賢。扁舟細雨南歸夕,悵望風神瀔水邊。
林梢霞尾暗,海面月華新。一水開天鑒,千金上佛輪。幽巖涵靜桂,潛蚌溢涼津。不必姑山去,翛然自玉人。月華真可愛,堂上共徘徊。白露方徐貺,清風適共來。蚌津隨照滿,烏閣為啼開。萬慮方岑寂,愁看云漢回。
秋蕭索,西風一夜吹香閣。吹香閣,挑燈獨坐,半垂簾幕。滿階明月梧桐落,滿窗涼露吳衫薄。吳衫薄,菱花閑對,鬢云斜掠。
百蟄當春喜盡蘇,融融樂意滿江湖。繁聲在處皆成部,急響何人為援桴。振鷺似緣知警舞,奇花如解應催呼。門庭亦類都官署,禰史漁陽得并無。
蕭蕭匹馬去江潯,落葉紛紛秋又深。三尺腰間聊解贈,感君一片入秦心。
平昌坡前煙霧開,光風送暖入亭臺。當筵賓主三人共,映座江山四面來。曲遇周郎頻著眼,酒因何遜更傳杯。遨頭不是耽行樂,自有陽春被草萊。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見平林棗頰赪。蛇起天津流枉矢,鳥飛淮甸覆行塵。漆城按堵寧辭蔭,石馬沾溝會有神。千古睢陽無處覓,不知臧質是何人。
浴罷溫泉體未乾,斂襟非為玉肌寒。胡兒一掐痕猶在,只恐三郎著眼看。
是間正位至虛靈,都把精神逐外明。勸子抱琴歸舊隱,亂云深處認真情。
許家二桂聯翩秀,孫氏三枝次第春。盛事若將相比并,輸君堂上拜雙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