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市山
湖山七十二,西峰郁相繆。杯飲有堯井,象耕馀舜丘。相傳十日出,大浸稽天流。生民竊生理,托市茲山頭。只今東震水,雙雷沒如漚。仁人感地脈,望望終南愁。
湖山七十二,西峰郁相繆。杯飲有堯井,象耕馀舜丘。相傳十日出,大浸稽天流。生民竊生理,托市茲山頭。只今東震水,雙雷沒如漚。仁人感地脈,望望終南愁。
風景好樵川,郭外三洲煙渚。
過盡古今清逸,奈天公不與。
地靈人意會符同,留待煙霞侶。
一棹輕舟開岸,弄灘聲風雨。
竟欲游梁苑,聊甘食楚萍。談經謝紈褲,植發愬槐庭。
著鏡鬢毛改,橫空煙霧冥。誰評貞曜謚,更謁退之銘。
徐稚生何陋,袁宏輩豈如。誰知十斛水,中有百金魚。
肘見貧非病,疽成憤不攄。銘旌返南國,寥落正愁予。
花發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
別久。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十千沽酒。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
豈知秦樓,玉簫聲斷,前事難重偶。空遺恨,望仙鄉,一餉消凝,淚沾襟袖。
何人廈屋詫渠渠,
路入松關陰滿衢。
都把萬間庇寒士,
又分馀蔭憩征夫。
國能獨立無小大,蜂蠆有毒誰敢害?魏之遼東梁吳越,仰人鼻息真奴輩。
嗚呼賢哉延平王,弱冠起義辭宮墻。割據金廈兩小島,東南七省憂海防。
承恩隆武初賜姓,永歷分茅加九命。移孝作忠豈得已,太師訓子不以正。
惟王誕降三神峰,扶輿磅礡氣獨鐘。八旗弓馬不掛眼,誓奉天子還九重。
海上治兵心力瘁,江南一敗真短氣。蒼穹白日鑒精誠,東洋出現新天地。
一夜騎鯨鹿耳門,荷蘭名王豎降幡。水師仍習昆明戰,軍食初營渭上屯。
婆娑世界真天府,經綸草昧暫偃武。西來遺老如歸市,北伐生蕃彌拓土。
燕都君長漫銷兵,捲土重來勢可驚。太息天將明祚絕,大星忽落赤嵌城。
如王不慚奇男子,明末群雄誰可比?勤王大業雖不成,一片丹心照青史。
披荊斬棘更難忘,開辟功勛地共長。今日海邦三易主,開山廟貌尚馨香。
閱世亦云盡,如君未易遭。
交情今管鮑,俠氣古荊高。
霜落鐙前劍,花飛夢后毫。
肯拚傾倒興,不惜鹔鹴袍。
十幅瑯玕紙,裁為摺疊新。
無心求宋楷,有骨采湘筠。
仍合揮毫用,偏宜入袖珍。
卷藏吾不悔,誰暢惠風頻。
鏡奩寒淺。漾碧蘭橈緩。一片流鶯啼宛轉。春在東風近遠。
搴香早趁韶光。歡游容易斜陽。唱出綠波新句,楊花飛滿春江。
晚天如鏡,看煙巒、千疊蹙離愁。依舊烏篷碧檻,可是那時秋。不見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嚴州。悵蘆花寒哨,蘋花思遠,惟有夢勾留。
還憶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顫玉搔頭。自嘆紅塵墮落,悔不侶閑鷗。僥幸吹簫去也,畫眉聲、何處曉妝樓。剩荒灘七里,情漪萬丈,曲折繞船流。
六朝金粉擅風流,射策東堂片玉收。
事去不無江總恨,宦成薄有杜陵愁。
凄涼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
寶玦飄零紅袖泣,幾多哀艷為君留。
門外新涼無計避,單衾熨夢依依。漸移銀浦井欄西。起看蟾魄墮,偏值雁行低。
聞說蘅蕪新院迥,云羅錦字凄迷。簾櫳早晚好添衣。為郎雙翠萼,彌惜鏡中窺。
未卷龍須初錦褥,新涼薄似人情。懶云無賴動微陰。觥船思斗虎,箏柱罷調鶯。
雞黍故山虛后約,天涯誰續題襟。寒莎叢桂漫心驚。分明三語掾,輕換五噫聲。
飄風吹雨上雕闌,瑣院深沈怯曉寒。
雞鶩喜陰爭握粟,鸞皇愁濕振云翰。
故人寥落書來少,貧賤交游語易酸。
賴有丁儀慰岑寂,漫寬杯酒暫為歡。
絕蓺丹青擅,飄然弄素翰。
花明萊子服,云切楚臣冠。
銀海將神度,玄巖著膝安。
不知身是幻,持作故吾看。
黎花春雨半含秋,太息當年桑下謀!國事幾番真似弈,人情到處盡如鉤。
金雞云樹空瞻闕,石馬風榛自滿邱。未必策勛先上賞,綿山一過汗應流!
漫從季野定陽秋,霸業誰堪孫仲謀!末路行藏關漢鼎,中朝興廢仗吳鉤。
杜鵑影重迷荒徑,謝豹聲多恨故邱。此日河山猶破碎,敢言江左有名流?
秦人無故起阿房,
赤立千林赭眾岡。
更覓長生游海上,
不將松實作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