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感懷
榮河溫洛帝王州,七十年來禾黍秋。
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嘆歲時遒。
乾坤恨入新豐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責,孤臣敢獨廢深憂。
榮河溫洛帝王州,七十年來禾黍秋。
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嘆歲時遒。
乾坤恨入新豐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責,孤臣敢獨廢深憂。
榮河溫洛一帶本是帝王所在的繁華之地,七十年過去如今已一片禾黍的秋景。國家大事竟被朋黨之爭耽誤,淪陷區的遺民只能空自感嘆時光流逝。山河破碎的遺恨融入新豐美酒,寒霜冷露侵襲著游子的衣裳。享受國家俸祿本就應與天下人共擔責任,我這孤臣怎敢獨自忘卻深深的憂慮。
榮河溫洛:古代認為是祥瑞之地,這里代指中原地區。
七十年來:從北宋滅亡到作者寫此詩約七十年。
禾黍秋:出自《詩經·黍離》,表示國家的衰敗。
朋黨:指朝廷中不同政治派別。
歲時遒:時光流逝。
新豐酒:用馬周在新豐遭冷遇,后終得重用的典故,這里含悲憤之意。
季子裘:指蘇秦游說失敗后,黑貂裘破舊的典故,形容處境困窘。
食粟:指領取國家俸祿。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南宋政權偏安江南,中原地區被北方政權占領多年。朝廷內部黨爭不斷,政治腐敗,收復失地無望。詩人面對國家的現狀,內心充滿憂慮和悲憤,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貼切,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南宋愛國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擔當。
絕嘆交游落,何論比與周。
座開今日酒,門款昔年秋。
濯錦江頭杜,玄都觀里劉。
相望風雅在,天地一虛舟。
前村后村雪糢糊,漁家敗屋臨江湖。
綸收網結閉門坐,樹籬草岸炊煙孤。
波停水凍魚不食,平者為沙高者石。
可惜都無一句吟,筆幻生綃定誰識。
終朝雨清潤,坐嘯青林中。
戍樓千鼓傳,殷殷聞冬冬。
敢為城市遠,猶喜聲跡通。
詩成賦幽憤,志豈終困窮。
興言古達者,鹿門有龐翁。
此話世莫知,因公悅心胸。
澗水應添潤,山云定不虛。
夜光離復合,朝氣慘而舒。
履畝禾須獲,窺園菜可鉏。
稀疎遍籬落,微密上階除。
客里逢重九,路經鵝嶺頭。
物華元自好,意緒不禁愁。
霜重曉猶積,煙低寒不收。
營營本何事,吹笛下滄洲。
野寺余詩石,誰移榜縣齋。
閑來得尋句,小立為興懷。
人俗真難療,言高不可埋。
窗前有疎竹,大嚼對吾儕。
郊居多幽香,衣被風雨之。
樵青采掇歸,清氣尤華滋。
枰棋了勝敗,蠻觸彼一時。
鮮鮮何滿叢,瑤葩賦山梔。
溪頭灘背狹,高下兩三家。
風葉山銜日,煙莎路濕沙。
傍船初落鴈,隔屋已棲鴉。
何處吹崖蜜,滿園蕎麥花。
青青水中芹,泮渙而樂群。
亦豈無他人,亦豈不在君。
海嶠富術業,江湖稀見聞。
其間名世者,余子信紛紛。
壯志老不已,撫劍斥宇宙。
日月倏過眼,孰得百歲壽。
只今忍困苦,不必羨貴富。
蓋代事業在,唾手可以就。
月近中秋好,人寧不用情。
那知云欲暮,遽作雨連明。
圓缺閑皆見,陰晴老自驚。
夜涼山葉響,燈火短長檠。
去年沙坑作重午,城下今年著船鼓。
過溪沿澗逢交游,挈榼留杯失賓主。
宣和曾帶御書符,荊楚誰言長命縷。
老因唐律為沉吟,山隠輕雷催晚雨。
山色富昏曉,澗痕余濁清。
惟詩是我興,不飲非人情。
思仙窮有頂,入寺說無生。
冷蘂疏枝底,夜歸虛籟聲。
病起思新茗,催煎蠏眼湯。
分來香細膩,啜處味偏長。
日永門庭靜,風輕院宇涼。
更尋雙井試,甌面乳如霜。
能棲不能閑,其心未可知。能閑不能棲,其跡無已時。
棲閑一以名,二者兼得之。昔春升其堂,尊酒飲于斯。
昆山日夕佳,陂池清渺彌。手植花柳間,田園粗充饑。
潔哉兩龔家,異代猶許奇。夫豈忘治功,而故與世違。
漢朝有蒲輪,用舍端不欺。三江五湖口,君子謹其儀。
何以寫我歌,遙遙記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