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孝廉公仲
十年芳問到湘漓,京兆文章是我師。已遇哲兄知夢草,欲從難弟聽吹篪。煙花故國憐三月,楊柳津頭折數枝。便付一徽流水去,賞心應不負鐘期。
十年芳問到湘漓,京兆文章是我師。已遇哲兄知夢草,欲從難弟聽吹篪。煙花故國憐三月,楊柳津頭折數枝。便付一徽流水去,賞心應不負鐘期。
沖過浮云數千重,經霄始到最高峰。
日出近觀滄海水,齋時遙聽梵天鐘。
千年松樹巢仙鶴,五個盆池隱毒龍。
下方乞食上方去,塵俗難尋道者蹤。
素面相呈猶不識,
更添脂粉競鬪看。
這里若論玄與實,
與吾如隔萬重山。
(均見《祖堂集》卷十。)
萬事從來祇自招,安危由己路非遙。
笙歌韻里花先落,松檜枝間云未消。
數下磬聲孤月夜,一爐香翥白云朝。
誰人會我高棲意,門掩空庭思寂寥。
悠悠往古繼來今,天地無窮照孔林。
兩到金絲堂下拜,門生無負百年心。
(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引《闕里志》。)
久久終需要,而(《類說》作“如”)今未要君。
有時閑憶者,大是要知聞。
(《宋朝事實類苑》卷六三引《楊文公談苑》。《類說》卷五三僅引前二句。)
理奧絕思量,根尋徑路長。
因茲知隔濶,無那被封疆。
人生須特達,起坐覺馨香。
清凈如來子,安然坐道場。
避地逢佳節,窮愁強不知。
十年猶亂過,九日又奚為?
況借他蝸舍,兼無自菊籬。
登高轉惆悵,回首也風吹。(見前書卷十七。)
妄身臨鏡照影,影與妄身不殊。
若欲去影留身,不知身影常虛。
身影從來不異,不得一有一無。
若擬憎凡愛圣,生死海里常浮。
眾山圍四合,月色到門遲。
石面和云坐,花根帶土移。
竹斜當徑筍,松斫逼樓枝。
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同前第五冊第三五○○頁。)
雪山養得一條虵,寄著南山意如何?
不是尋常毒惡物,參玄須得會先陁。
(見《祖堂集》卷七。)
無形無本亦無名,日用驅驅不暫停。
對面向人多不識,縱橫自在轉分明。
權時來寄君家宅,萬種千般是事能。
認取當來真本性,一時拋棄事皆行。(同前。)
錢燼滿庭人醮罷,
西峰涼影月沉沉。
到來往事碑中說,
壇畔徘徊秋正深。
(同前書卷四。)
幽齋獨坐絕參詳,兀爾何如驟世忙。
拯濟終憑宏愿力,安閑須得守愚方。
柴門半掩花空落,苔徑虛蹤草自荒。
最好靜中無一事,翛然唯得道芽長。
清涼感現圣伽藍,
親對文殊接話談。
言下不通好消息,
回頭祇見翠山嵒。(同前。)
平生初志已酬之,懷抱怡然寂有歸。
古帙懶開緣得意,幽房長閉為忘機。
數行鳥陣連云沒,一帶泉聲隔嶺微。
道合古今渾總是,何須更慮昔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