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元日讀書至夜分有感二首 其二
強戴羅旛怯歲增,光陰堪嘆捷飛騰。
簷間點滴新春雨,窗下青熒半夜燈。
傍架討尋書散亂,倚屏吟嘯發鬅鬙。
極知老境惟當佚,絕學端居恨未能。
強戴羅旛怯歲增,光陰堪嘆捷飛騰。
簷間點滴新春雨,窗下青熒半夜燈。
傍架討尋書散亂,倚屏吟嘯發鬅鬙。
極知老境惟當佚,絕學端居恨未能。
勉強戴上羅幡,害怕年歲又增,光陰飛逝令人感嘆。屋檐間新春的雨點滴落下,窗下青熒的燈光陪伴我到半夜。在書架旁翻找書籍,書雜亂無章,靠著屏風吟詩,頭發蓬亂。深知老年應當安閑,可放棄學問獨自閑居又心有不甘。
羅旛:一種節日裝飾品,這里指新年佩戴的物品。
鬅鬙(péng sēng):頭發蓬亂的樣子。
佚:安閑。
絕學:放棄學問。
端居:閑居。
此詩創作于戊午年正月初一,詩人在歲首讀書至深夜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已處老年,面對時光流逝,既有對年歲增長的感慨,又有對學問的執著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時光和學問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日常場景抒發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晚年的心境和精神追求。
長亭短亭,山程水程。敢言身世伶俜,有清風送迎。鷗盟鷺盟,南征北征。何時忘卻營營,向煙波渺冥。
秋光不可量,客思不可讓。所思在何許,悠悠緒不畼。當茲露未晞,及此流芳壯。從人一水中,蒼葭或無恙。憶在長安邸,伊我同微尚。樽酒輒共傾,寸心時相向。新詩月滿束,和汝誰堪唱。哀時避錐末,學古鞭獨上。每約還山期,預作遠游舫。務趁廣陵濤,一盡江皋狀。洗心探石泉,寫意鏤幽嶂。今來既浹旬,朝朝跂予望。烹魚未得書,安能悉爾況。舉目念征鴻,霄羽徒虛飏。所希心異跡,未必今殊向。已嘆龍岡遙,還聞鶴野曠。何當坐拂郁,使我空惆悵。晚潮動千楫,晨風催五兩。長跪緘此辭,此詞君亦諒。他日君思我,嶺梅春復放。
望遠孤城暮,村虛樹木稀。故山元有約,此日未忘歸。沙晚雁聲起,江寒天景微。平生蕭散意,莫遣寸心違。
野鶴將雛到海還,楚云歸夢幾鄉山。羹墻見我三湘外,歲月還君五嶺間。杏苑不禁春意鬧,美人爭捲繡簾看。長安莫買乖崖醉,太華長留睡老摶。
昔年玉瑞下層霄,今日瑤池預祝堯。負扆當陽天子坐,稱觴顓面宰臣朝。九重陛下聽鳴蹕,萬歲山前看舞韶。持橐五人沾鎬飲,獨憐蒲柳望秋凋。霜晴寶殿轉春風,瀲滟金卮酒色濃。百戲叢中呈霧豹,萬花深處仰云龍。笙簧對御呈三弄,鼓吹成行疊幾重。衰落謬令陪翰苑,小臣何以寓形容。
州在三峰最上頭,上頭高處更高樓。都將萬壑千巖景,堆作雙溪疊嶂秋。晚雨才收山盡出,暮天似水月如流。敬亭堪喜還堪恨,領得風光攬得愁。
閑倚繩床看落暉,疏林煙靄暮霏微。云邊丘隴牛羊下,水外蒹葭雁鶩飛。白草亂填村舍路,清霜濃綴野人扉。無端短鬢垂垂老,暫得幽棲愿莫歸。
庭前兩古檜,封殖今百年。女蘿欺衰朽,揚翹冠其巔。弱榮蒲柳脆,鉅干金石堅。得時不自料,歲晚良可憐。
重來白下更尋誰,惘惘都成隔世悲。乞食不為明日計,追歡寧復少年時。斷垣廢壘添蕭瑟,湖槳竿燈蕩夢思。惟有臺城舊煙柳,臨風猶自斗腰肢。
南京初下詔,北客久懷歸。清夜孤舟泊,滄江一雁飛。淮云迷遠道,楚雨滿征衣。茅屋空山里,秋風老蕨薇。
巨靈驅岳走,半渡落泥丸。靜鼓記舟里,中針定浪盤。竿頭容塔進,壁上聚龍觀。最是移情處,驚風失碧瀾。
自愧羸瓶在井湄,頗思時復一中之。平生殊欠題糕字,今日堪憐對菊時。烏帽已忻新得酒,白衣誰似更攜詩。吳興太守真三絕,爛醉輕教玉笛吹。幾回九日九江湄,杖屨從容信所之。下噀遠尋觀穫處,東籬想見醉眠時。共陪今日吳興守,猶記當年己酉詩。我亦平生知所慕,飄飄衣裾任風吹。
河日淡莽莽,飄風但塵沙。陰陽為誰爭,時至枯亦葩。念離傷歲窮,懷音怨途賒。彼美杳何許,孤吟弄瑤華。夜攬海門月,晨吸波上霞。苦心誰固知,延望長自嗟。浦雁回故翼,汀蘭茁新芽。無負汴上約,梁園多奇花。
三山蒼蒼冶城里,樓臺十萬歌鐘起。君家正在冶城西,門對千峰翠如洗。黛色空濛連翠微,和煙著雨又霏霏。澹隨野鳥偏宜夢,濃帶孤云欲染衣。日出塵歊滿城陌,羨君開簾見山色。九衢鞍馬市聲喧,羨君游心竹素園。君莫愛張仲蔚,遁跡空山避朱紱。君莫愛陶弘景,自甘泉石煙霞病。五岳名山競遠尋,那知城市有山林。泮池來往堪乘興。終是云霄萬里心。
客中送子西禪度,落日寒煙滿翠微。美玉無瑕和氏泣,莼鱸有興季鷹歸。江城雁過秋生樹,野店雞鳴月在衣。壯歲功名須努力,只今搜士到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