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詠十八首 其三 綠珠
百斛明珠價莫加,高樓投璧璧無瑕,臨春不死胭脂井。又逐降王上檻車。
百斛明珠價莫加,高樓投璧璧無瑕,臨春不死胭脂井。又逐降王上檻車。
冠冕開南極,文旌動海隅。琴書攜故里,劍佩曳天衢。
柳眼窺春細,葵心向日鋪。五云占太史,八駿馭皇都。
青瑣蜚聲舊,銀臺入眷殊。詞臣銓玉檢,溫語下金樞。
勛業緣時建,文章與道俱。寵班鄰禹稷,泰運遇唐虞。
旅食休論客,彈冠肯負儒。康莊乘造父,大廈運公輸。
珍席人皆寶,才名世所須。伊川留講幄,君實起龍圖。
黃道開愈纚,蒼生望豈孤。金甌調玉燭,夜月湛冰壺。
避世玄真子,耽霞蘄守株。松花三徑僻,窗草一庭迂。
隴上眠貪犢,云間羽羨鳧。堪憐葭倚玉,奚啼璞于玞。
野渡舟橫浦,高岡鳳產梧。于門誇伯仲,錦里結陳朱。
下邑能歌郢,賓筵盡履珠。舄趨還汎汎,甕抱獨區區。
使客瞻星漢,郵亭唱驪駒。無心翻水鳥,有意逐檣烏。
梅芷疏官閣,榕陰覆草廬。皇風披宇宙,秋色落江湖。
海闊鶯聲曉,天空雁信紆。九天牽別夢,萬里健征途。
逖矣云霄侶,懷哉招隱徒。江亭春草碧,登眺各踟躕。
射水潛神物,風云會有期。
此邦多將相,何日卜熊羆。
莫副林宗望,深慚徐孺知。
蒼茫泣歧路,江漢未歸時。
陰山、祁連安在哉,我從絕頂登天臺。萬騎胡兒今不見,萬山疊疊東西來。
東望臨榆負山海,西望恒岳飛塵埃。太行、薊邱挾兩腋,勾注井陘如累垓。
秦皇、漢武多邊才,能隔大漠尋蓬萊。起自臨洮至遼東,長城萬里蒙恬開。
高齊幽州事徘徊,繕治長城下口隈。我在嶺頭一俯視,荒荒莽莽紅葉堆。
南下倒馬關,北上飛狐口。密云山如虎豹臨,桑乾河作龍蛇走。
此嶺嵯峨鎮域中,插天疑有鬼神守。嶺外大野浩茫茫,嶺內連山峰陡陡。
峰嶂雖逼天,陘谷若開牖,北門鎖鑰長在手。
嗚呼誰能從軍赴沙磧,南北東西此樞紐!
柳線初垂歸計忙,平沙萬里是吾鄉。休言南國勞生事,不度潼關漫度量。
黃云如霧舊生涯,回首南洲道路賒。飲啄已為忘客苦,飛鳴不覺夕陽斜。
西風初動望衡陽,卻怪銜蘆機未忘。斜度大江秋水怯,一行倒影入寒塘。
楚原千里稻粱肥,掩映蘆花好息機。猶自孤鴻深夜戍,一聲高向白云飛。
平生不作賈胡留,
怪底江邊未發舟。
瀧吏不須前白事,
更忙定要看羅浮。
正是花陰望雁初,一朝喜得故人書。遙知素手緘封日,目斷京華幾憶余。
錢唐聞已解重圍,招隱嘉賓喜不支。夜雨新來大雷信,秋風重賦小山詩。
芳菲過眼已成空,
寂寞籬邊見幾叢。
顏色只從霜后好,
不知人世有春風。
我哀濡呴輟晨羞,
持送東城縱急流。
此去更饑須閉口,
莫貪香餌弄沈鉤。
白起城邊草,年年怨別離。
漢王臺上月,夜夜照相思。
歧路自茲去,故人何處期?
涔淫數行淚,東盡漢江湄。
曾是天池綴曉班,繡衣行郡遠人歡。
秋風忽夢柴桑柳,故畹還歌楚澤蘭。
匣里吳鉤誰復羨,尊前郢曲和皆難。
佳期憶在來清館,共對榕霜五夜寒。
懶慢唯應漉酒巾,鶉衣無計合時人。
一瓢陋巷誰能問,四壁秋風獨忘貧。
北闕青云隨夢遠,西山明月憶歸頻。
卜鄰幸與滄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濱。
一曲清江幾畫樓,水松陰里暑全收。
孟嘗去后珠仍海,宋璟來時瓦此州。
萬斗量花持互市,十年種果等封侯。
粵謳聽久吾能解,拚己將心與解愁。
放棹大洋中,四見滄海色。
長天入巨浸,或玄、或深黑。
江南見混黃,臺麓見綠碧。
但是蹴風行,層層皆雪白。
有時浪矗空,銀雪三山積。
平落洪浸間,隱隱黑龍脊。
我乘艨艟游,不畏長鯨擲。
談笑輕波濤,昂頭天咫尺。
行穿犖確度谽谺,
路跨清溪一木斜。
歷盡艱危到平地,
壞垣攲屋兩三家。
有子尊陶母,留賓憶范逵。
龍津雷煥劍,虎旅晉公麾。
海擊鵬摶遠,云垂鳥勢卑。
弦高今已矣,無復夢皋夔。
五更海底涌金輪,
咫尺蓬萊不遠人。
欲和蘇詩臨絕頂,
可憐漢節尚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