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洛中寒食
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
千門方禁火,九野自生煙。
飄泊梨花雨,追隨杏葉韉。
游人莫惜醉,風景滿伊川。
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
千門方禁火,九野自生煙。
飄泊梨花雨,追隨杏葉韉。
游人莫惜醉,風景滿伊川。
在西京洛陽又遇上了寒食節,那種留戀不舍的感覺就像往年一樣。千家萬戶都在禁火,郊野上自然地升起裊裊炊煙。梨花在雨中飄落,我騎著配著杏葉鞍韉的馬四處游玩。游人們不要吝惜喝醉,伊川一帶滿是美麗的風景。
西洛:指洛陽,因在長安之東,稱西洛。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吃冷食。
千門:指眾多人家。禁火:寒食節習俗,禁煙火。
九野:指郊野。
杏葉韉(jiān):杏葉形的馬鞍墊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再至’可知詩人是再次來到洛陽。寒食節是傳統節日,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習俗,詩人在此時游覽洛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洛中寒食節的美景,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優美。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風景的欣賞,在文學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也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和自然的關注。
甫里仙人姑射姿,平湖樓閣自瑤池。簾間繡帔金釵擁,天上斑衣玉帶垂。倚戶目隨江路永,稱觴心逐海云馳。歲寒風格長生信,只有梅花最得知。
誰信人間是與非,進須行道退忘機。卦逢大壯羝羊困,鄉入無何蛺蝶飛。澤畔衣裳蘭作佩,山中生計竹為扉。饑腸已共夷齊約,一曲高歌去采薇。榮枯禍福轉如輪,幽暗難欺有鬼神。天上若無司報者,世間爭向不平人。夏蟲莫怪冰壺色,秋隼休猜月窟身。吾道斯文如未喪,且憑方寸托穹旻。賢人雖學心無悶,君子須知道自消。德似仲尼悲鳳鳥,圣如姬旦賦鴟鸮。看松好待嚴霜降,試玉宜將烈火燒。青女祝融如不黨,愿分頑石與山苗。人生唯問道如何,得喪升沉總是虛。寧可飛鴻隨四皓,未能魚腹葬三閭。傅巖偶夢誰調鼎,彭澤高歌自荷鋤。不向世間爭窟穴,蝸牛到處是吾廬。靜算人間事偶然,窮通未必在穹玄。關從白馬欺來度,赦被青蠅暗里傳。禁樹罷吟紅爛漫,江蘺且詠綠芊綿。放言詩什誰堪贈,焚贈微之與樂天。
高軒置酒延夕曛,眼前知己無如君。枯腸醉后有芒角,手揮高節凌青云。圖成自覺精靈聚,素壁俄然儀鳳羽。擬得秋聲直造來,剪燭連床聽風雨。
古亦在吾中,后不后于我。問我“汝為誰”?語出千年左。漫漫月光流,流轉隨圓橢。飲此月光芒,擁此光芒臥。
掌文握瑞既符天,宗子維城足尚賢。功在生靈報君父,禮宜尸祝配山川。群云色映三農壤,時雨神通萬斛泉。幸與諸公謁祠下,令人長嘆酂桐編。泉溜琮琤玉凍香,稻塍歷落卦齊疆。山頭云氣結媒雨,木杪風聲凜孕霜。神瀵有靈凝沆瀣,客纓無垢得滄浪。不須對境談今古,聊詠新詩送夕陽。天泓雪霤蔭寒松,圣母祠前可鑒容。水利萬家豐稻畝,山靈千古壯桐封。司炎政虐連云稼,使憲情深望雨農。一灑甘霖遍寰宇,泉關呼起抱珠龍。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靄沈。鳴榔應前舫,分火度中林。酒病江南客,年銷洛下吟。惟應故園月,偏照未歸心。
涼風起東觀,朝雨灑西清。瑯玕亞琪樹,瑟瑟鳴秋聲。爽氣集幾研,逸興悠然生。染翰適馀暇,聊茲寫閒情。殷勤欲持贈,披玩久屏營。多君美無度,素抱幽人貞。愿言勵高節,固此歲寒盟。
君王待士古來無,令德高名滿八區。濟美喜看賢世子,巳能端拱禮諸儒。
老趁漁船泊館娃,月明夜飲故人家。春風吹酒不肯醒,嚼盡酴醾一架花。
難為匝月三遷計,卻羨蝸牛戴屋行。種樹滿疑隨地好,酌泉真覺在山清。野花含笑敷朝氣,古柏烘香逗晚晴。袖手微吟心自適,弦歌彈壓鼓鼙聲。
垂楊千樹舞平原,不見田文舊子孫。畢竟姓名同一盡,三千門客更誰存。
明月照我床,清風感重闈。遺書發懷袖,彷佛見容輝。古歡匪自今,游子當何依。千秋一高唱,豈獨知音稀。莫言苦行役,極宴不如歸。努力兩黃鸝,為爾故鄉飛。
東南海水浮天地,千頃萬頃波無際。舟行旬月不見山,忽見青山欲流涕。青衣赤發黃帽郎,吳中最能稱最強。見山起舞索酒飲,眾工喜忭皆若狂。云是成山東海陽,鐵山一發遙相望。樓船直駕山中央,依稀可見齊魯疆。潞河沽水已不遠,愿豁喜目寬愁腸。憶我昔日觀國光,東登岱岳臨太行。龜蒙鳧繹在眼眶,海云海水相蒼茫。十年壯游三萬里,觀岳無山海無水。祖龍石刻空莓苔,小白堂封幾荊杞。安得海水化甘霖,凈洗寰宇清氛祲。相如早與論封禪,金泥玉檢昭來今。
短日還如昨日流,老年可似壯年游。小輿樵徑山山晚,落木人家處處秋。夜黑丹光如月出,天清溪響帶霜幽。題詩乃復勞人憶,置酒多因好客留。
迥無江左管夷吾,誰復能稱晉宋書。運本關天聊爾耳,力能蓋世復奚歟。百年草草云龍地,四海悠悠法象廬。曾向鐘山酹芳草,至今心死及菑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