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器之作招隱閣項平父諸人賦詩予亦繼作
諸公共賦反招隱,細字斜行肻見傳。
語到淮南小山作,人如江左永和年。
一窗蘿月禁春瘦,萬壑松風撼晝眠。
我亦尚嫌林谷淺,因君更擬??云煙。
諸公共賦反招隱,細字斜行肻見傳。
語到淮南小山作,人如江左永和年。
一窗蘿月禁春瘦,萬壑松風撼晝眠。
我亦尚嫌林谷淺,因君更擬??云煙。
諸位一同創(chuàng)作反招隱詩,那細字斜行的詩作肯流傳給我看。詩句有淮南小山《招隱士》的韻味,眾人如同東晉永和年間的雅士。一窗的藤蘿與月色,讓人在春光中消瘦;萬壑的松風,撼動著白日的睡眠。我還嫌這山林山谷不夠幽深,因你我更打算去挖掘那云霧。
反招隱:與傳統(tǒng)招隱詩立意相反的詩,招隱詩多寫隱居之樂,反招隱可能有勸人入世等意味。
肻:同“肯”。
淮南小山作:指西漢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是招隱題材的名作。
江左永和年:江左即江東,永和是東晉穆帝年號,永和九年有蘭亭雅集等文人盛會,代表著文人雅集的美好時光。
??:挖掘。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友人莊器之建造招隱閣,項平父等人賦詩,詩人也跟著創(chuàng)作。當時可能文人之間流行此類雅集唱和活動,詩人受此氛圍感染,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態(tài)度。
這首詩主旨圍繞隱居,通過用典和寫景展現(xiàn)隱居之趣和追求。其對仗工整、語言典雅,在文人唱和詩中有一定藝術價值,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
滄江雨疏疏,翻飛一舂鋤。老樹如人立,欲下意躊躇。明年柳條長,遮汝行捕魚。
稚子攜壺沽竹葉,怪底紛紛亂飛雪。江天云氣凝不流,海間波濤來無絕。支機石殞光欲碎,承露高莖凍應折。草中誰憂狐兔死,麥根已喜螟蝗滅。天涯客況勝雪冷,歲里光陰驚電掣。吟脾清苦出秀句,望眼昏花舒醉纈。誰家洛下閉門戶,幾人海上餐氈屑。是非千古冰鑒在,榮辱百年風鳥瞥。紛紛狂態(tài)安足數(shù),烱烱孤懷向誰說。夜深感慨那能眠,但覺衾稠冷如鐵。
共說淮南王左相,開門下士日忘餐。入幕許誰延鐵笛,備員尋客奉銅盤。長絳掣去饑鷹飽,故道歸來老馬寒。若問東維上書者,五湖今把釣魚竿。
海客報奇事,青天火甕飛。明朝雷澤底,新有落星磯。
瑞歷開三朔,祥風驗八方。年華恨催老,節(jié)物喜隨鄉(xiāng)。郁壘須時設,屠蘇獨后嘗。佳辰誰與醉,夢繞故溪傍。爆竹驚山鬼,雕幡戴楚冠。祝延千歲酒,練氣五辛盤。江冷東風外,天回北斗端。羌城霖雨甚,從此看春寒。遙想千冠佩,朝元太極天。鳴鞘開殿戶,索扇起爐煙。慶事通祥表,和聲入樂懸。江湖祝堯意,仁壽萬斯年。
精藍夾江干,鐘鼓時相應。兩山遮不斷,樓閣若爭勝。
枯河驟雨忽濺濺,午覺鳴蟬口曳涎。慣把癡情灼臂痛,腹間圓凸已中年。
史乘還推屬校讎,七星巖畔志端州。人間未盡如椽筆,天上俄成白玉樓。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朝餐。
一聞此水號湘江,頓覺增城是故鄉(xiāng)。紅樹村頭情脈脈,青山云外路茫茫。閑乘小艇尋佳果,輕剝紗囊試玉漿。今日已吞三百顆,新詩猶帶荔枝香。
何年駕飛閣,縹緲凌天風。朝來五千丈,半入江云中。
菊花端為主人開,悔后重陽一日來。依舊兩山同對酒,及衰雙腳強登臺。天空雁影將云過,風亟江潮帶海回。莫謾交游論老別,物情銷盡幾寒灰。
去年登高蓮城北,今年復在松山陽。自嗟頭發(fā)間白黑,忍見菊蕊含青黃。世亂甲兵戰(zhàn)未已,日報羽書馳更忙。苦無尊酒慰寂寞,東望家山愁思長。
黃泉碧落事茫如,等是南柯太守書。囈語偶然成聳動,夢魂終自在浮虛。
渝曲經(jīng)年不見君,偶同江郭看飛云。蚌還乍喜雙珠合,龍躍終愁兩劍分。蹤跡每同樵客隱,姓名已被世人聞。暫隨郡邑還歸去,應念山中白鹿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