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齋壁四首 其一
二十余年此結茆,園公谿父日論交。
風翻半浦亂荷背,雨放一林新筍梢。
隔葉晚鶯啼谷口,唼花雛鴨聚塘坳。
出門行罷還無事,借得丹經手自抄。
二十余年此結茆,園公谿父日論交。
風翻半浦亂荷背,雨放一林新筍梢。
隔葉晚鶯啼谷口,唼花雛鴨聚塘坳。
出門行罷還無事,借得丹經手自抄。
二十多年來我在此處結廬而居,與園公、溪父這些鄉野之人每日交往論談。風吹過,半個水浦里的荷葉背面凌亂翻動;雨過后,一林新筍的筍梢冒了出來。隔著樹葉,傍晚的黃鶯在谷口啼鳴;剛會覓食的小鴨聚集在池塘的低洼處啄食花朵。出門散步回來也沒什么事,便借來丹經自己動手抄寫。
結茆(máo):即結茅,指建造簡陋的茅屋居住。
園公谿父:泛指居住在園圃、溪邊的鄉野之人。谿,同“溪”。
唼(shà):水鳥或魚類吞食食物。
丹經:道教論述煉丹的經典。
此詩可能是詩人在鄉村居住多年后所作。詩人長期隱居鄉村,與當地的鄉野之人交往密切,對鄉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十分熟悉和喜愛,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鄉村生活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田園生活,突出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生機。其特點是描寫細膩,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這類田園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熱愛,豐富了田園詩的內涵。
剩水殘山一局棋,世間甚處武陵溪。同為華夏分吳越,難答滕公事楚齊。我自死心安朽腐,誰能系念到黔黎。家居洪浸今何日,涉想堯年未可稽。
路轉岧峣瞰古城,闌干曲處眼偏明。嵐光不與江流斷,涼意還從竹外生。好事樽罍初不減,舊題歲月已堪驚。會須更待天邊月,醉看浮圖波面橫。
似將慧日破愚昏,白日如常下釣軒。男女傾城求受戒,法中秘密不能言。
陰霾昏日月,妖氣塞乾坤。戰血流淮水,音塵隔薊門。浮榮槐蟻集,叢謗棘蠅喧。欲效東陵隱,終身老種園。觸目傷時事,干戈郁未開。百年馳白日,萬里漲黃埃。廢苑猶花柳,荒城但草萊。登樓作賦罷,不獨仲宣哀。
天道文章豈兩岐,雷聲淵默本同時。如何子貢能言者,說與無言更有疑。
上臣經濟媲夔龍,岱岳崚嶒世所宗。秉憲久推三獨坐,持籌專仗大司農。聲馳西北消塵警,政洽東南見賦賓。妙矩最堪群屬式,斗邊仙履許誰從。
愁寂都門別,艱危蜀道行。四山皆雨氣,嘗日有鵑聲。北極紅云闕,西江白帝城。懷親兼戀祿,去住總關情。
罷擁千帆截海濤,溪頭耐可弄魚舠。那輕芥子無多地,不論須彌萬仞高。
來途昨日沖秋颰。風利如刓骨。空夜無聲星若凝,但細數、流沙杪曶。孤心隨處涼熱。隨地成凹凸。連丘夢憶億年前,月痕閃、跳波鱍鱍。
出門何路覓亡羊,日日紅塵枉了忙。喚殺東齋趙夫子,不來看菊過重陽。
我有餋生四印,從渠□□雙傳。推出一窗明月,梅花枝上先天。
昆明好,月色滿長街。幾年清歌連永夜,一天涼露濕春鞋。車去暗香來。
暮春春服成,當暑袗絺绤。秋陽以暴之,歲寒知松柏。
千載宜安尚故墟,卻秦存趙幾躊躇。江山事往惟馀跡,頗牧功成可大書。從散始憐蘇季子,璧完空憶藺相如。無人拊髀興遐嘆,羸馬西風思有馀。
??澗中泉,依依道傍柳。塔院午鐘聲,隨風出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