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歸客園花似笑似憐又似有所思詩以解之 其一
飛煙滿目盡如云,淡掃濃妝總十分。拘管春風方共處,牽連客意復離群。
飛煙滿目盡如云,淡掃濃妝總十分。拘管春風方共處,牽連客意復離群。
云起南臺墨未濃,俄然一雨暗千峰。篙師解說當年事,臺下分明有白龍。
彼無惡道絕聞名,群籟都為念佛聲。細溜通渠調錦瑟,微風吹樹奏瑤笙。鶴從翡翠簾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往往悠然心不亂,瑯瑯天樂自來迎。
堂堂翰林公,清癯如令威。雪花對尊酒,浩氣先春歸。一還天地素,平盡山川巇。松竹瀉清聲,窗戶明幽輝。呼童設茶具,巡檐收落霏。清寒入詩腸,思繞昏鴉飛。力除鹽絮俗,改事文章機。后生那辦此,顰眉正冥揮。請看西溪老,傳著東坡衣。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頭。客子愁無奈,桃花笑不休。百年今日勝,萬里此生浮。莽莽樽前事,題詩記獨游。
短墻隔斷市橋塵,地為容春早得春。春雨卻扶嘉樹老,草堂方舞綵衣新。經綸不入間邊夢,筆硯長隨病后身。剛愛綠陰簾閣坐,抱琴驚見扣門人。
歲晚征衣薄,天寒朔氣深。庭闈思覲省,河岳厭登臨。細馬僵春雪,慈烏盻暮林。故園諸弟妹,遙寄采蘭吟。
春回顧渚雪芽生,香味尤宜秘水亭。搜我枯腸欠書卷,飲君清德賴詩情。
隱樹為蓮座,鳴螺集梵筵。不知成佛后,猶記下生年。義豈因文字,心難滅世緣。閒來林下坐,亦是小參禪。
潘家大谷梨,今遍九河堤。接樹冰千鞠,單顆水一提。馬馱香黑甕,雁過脆紅犀。未怕相如渴,王孫盡翠眉。
虜騎乘秋入,邊烽列障開。移時傳雁塞,發處認龍堆。火勢侵云直,軍聲動地來。呼韓知有備,不敢過輪臺。
春社年年帶雪歸,海棠庭院月爭輝。珠簾十二中間捲,玉剪一雙高下飛。天下公侯誇紫頷,國中儔侶尚烏衣。江湖多少閒鷗鷺,宜與同盟伴釣磯。
把臂聽鸝入竹林,瑯玕披腹意何深。焦山萬古馀貞石,鶴影長牽小別心。
咫尺虎溪水,危橋著屐過。旅禽知此意,留語入煙蘿。天路難如此,秋云薄較多。稻粱非所羨,相戒慎風波。
一臺筑石江心起,風月先生釣且吟。此是江門舊衣缽,當時分付意何深。
文章琬琰盛鐫磨,乞與丹青侈若何。已是追隨名世晚,敢言步驟古人多。未同子美投三賦,且為靈均釋九歌。怎有農謠又漁曲,稍談釣笠與耕蓑。窮愁幽思或成時,畦徑荒蕪失自治。秋氣居然寒宋玉,土風猶爾操鐘儀。安能跛鱉從天馬,正擬長松引菟絲。啟以新篇新繩削,元和直至建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