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右史之京 其十二
春光明日是長安,楊柳青青傍酒寒。也自道君為客好,那應猶作故園看。
春光明日是長安,楊柳青青傍酒寒。也自道君為客好,那應猶作故園看。
浙江大浪如履空,鏡湖挾天雨復風。
我行獨到勾踐國,寒溪一溜蜿蜓通。
蟄龍已臥潭谷底,濕螢不照蒲葦叢。
山林卑陋無栝柏,霸氣埋沒惟蒿蓬。
是時初冬未凝沍,天地蒼莽日常暮。
涉江芙蓉不復采,緣道野菊誰能顧。
饑烏遠鴈長追隨,夜聞悲鳴朝見飛。
前村雞犬護籬落,此復何苦號其棲。
自傷憔悴少筋骨,半生逆旅長太息。
王家少年未省事,扁舟往來何所自。
百年有意存禮樂,一飽未足謀通塞。
且能對酒長酣歌,圣賢有命可若何。
隠侯之郡成公宅,辭流屈注回理窟。
前輩淵騫晚凋謝,后進由求蚤超絕。
圣朝論士皆公卿,千乘何足留高名。
春風無痕萬情化,盡付雙溪舞雩下。
自從弱冠為游子,玉融丹井壺山市。
哦詩不用著工夫,已謫牂牁四千里。
柳侯未五十,羅池作刺史。
翰苑失詞華,蛟龍怨泥滓。
我今四十貧無官,六合飄零到融水。
來時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賢我如此。
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
奔走豈吾心,跬步思桑梓。
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爭獻雙眸美。
青山縱好興不生,萬斛羈愁懷抱里。
夜長正好夢,征夫何早起。
合眼見故鄉,開眼知行李。
交朋無恨別,親戚常孔邇。
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棲止。
一更春酒熟,街頭逢伯氏。
二更桑麻園,仲氏談生理。
三更四更,平時往還人,見我早歸呼我喜。
五更茅店寒,鄰雞振吾耳。
忽驚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閩何處是,只淚汪汪沾布被。
風樹秋悲乞暫閑,壽星宵隕幾時還。
子同房杜經綸地,夫在荀陳伯仲間。
恩重七封開表海,行高三美勒名山。
猶言未足平生養,看即元臺恨莫攀。
我昔髫年侍此翁,自甘窮僻古人同。
道修白業曾先悟,官近青云卻未通。
庭長嫩蝌新戲雨,徑存衰柳舊搖風。
世間榮落私情盡,留得清名是至公。
紅泉風俗如鄒魯,易合西華數載盟。
莫把肝腸隨世變,常分儋石作人情。
哦詩豈詫文章好,立教先須義利明。
戲問苦廬余子畏,論交何重與何輕。
昔我共筆硯,知君賢弟昆。
門邀百客醉,囊諱一金存。
忽與鐘聲盡,長悲磬色昏。
多年趙家府,銷減惠王孫。
宅古竹陰晚,書殘燈焰稀。
深知靜者趣,轉益宦情微。
別殿行催甲,休工坐掩扉。
御前清切地,重得薦皇闈。
外補何多只近州,卻于中禁賸淹留。
晚參國論非無樂,苦說時難更有愁。
天下知心古來少,人間此夢覺應休。
自嗟不識鄞江路,清淚因公寄海流。
買屋移居已歷年,北偏破漏更新椽。忽于瓦下得昜字,鑄在小刀殊駭然。
主人懽喜檢玉篇,昜也音揚飛也箋。儒生例作飛揚想,符瑞壯之心益堅。
中間整頓安書案,此物攜來呈我看。神扶頃刻聰明開,便解卜君門戶換。
文形上下分兩刀,刀字成三意如何。昔人曾解三刀夢,果把一麾時命遭。
正形五畫為五馬,馬字依稀昜字寫。屋成一百六十秋,來歷無從詢鐵冶。
漁溪市中多學者,舉業棄之如土苴。吟詩白日費工夫,勸君自此知趨舍。
山水仙鄉出人物,課書雖少多簪紱。黃生雙眼自超奇,莫遜此刀持待兒。
大書闊榜為昜軒,我更分毫細討論。名場變易須容易,不到艱難過禹門。
西浦鳴榔下釣磯,歌聲欵乃送斜暉。
扣舷互答驚鷗夢,拍手歡呼看鷺飛。
山接素琴仙子過,洲連青草使君歸。
海天空闊家長在,一任蘆花雪點衣。
家住東郊深,能詩人共尋。
冰梭間道錦,玉軫斷文琴。
城漏宵添滴,窗花晝減陰。
新涼白頭句,清甚費悲吟。
雨慳水澀從季秋,倏忽春半河斷流。
有僧了妙能禱祈,直云天閟非人求。
朝誦呪,夜安禪,十陰九暗來纖纖。
呪光禪寂轉相發,潤澤徐乃通幽潛。
我老拜請良獨難,香煙鬰薄重霄間。
旁搜潭洞攪龍蟄,鞭雷走電開天關。
天意豈令一犁緩,人心正待百渠滿。
補天不及人未知,禪心況寂嗟爾為。
帆來帆去海中山,自笑臞仙歲月閑。
忽值巡游防豕突,也叨扈從識龍顏。
寺傳弓劍煙嵐外,門掩詩書浪泊間。
待得諸孫上金榜,九重高拱報堯班。
老艾先生歿,骎骎四紀年。衣冠常嘆惜,文字合刊傳。
東巒乃猶子,遺藁掇拾全。網山雖上足,無刀堪雕鐫。
從游今殆盡,錄藏多散捐。裔孫韙君應,發憤起收編。
甲集且流布,俸微艱得錢。晚春題壁去,名姓輝藍田。
制錦增廩給,乙丙尋踵前。搜羅必盈十,但祝君高遷。
我老不可待,權輿已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