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州驛
驛前官路堠累累,嘆息何時送我歸。
池館鶯花春漸老,窗扉燈火夜相依。
孤鸞怯舞愁窺鏡,老馬貪行強受鞿。
到處風塵常撲面,豈惟京洛化人衣。
驛前官路堠累累,嘆息何時送我歸。
池館鶯花春漸老,窗扉燈火夜相依。
孤鸞怯舞愁窺鏡,老馬貪行強受鞿。
到處風塵常撲面,豈惟京洛化人衣。
驛站前官道上的土堆一個接一個,我嘆息何時才能送我回歸。池館里黃鶯啼鳴、百花盛開,春天漸漸過去,夜晚我與窗扉透出的燈火相伴。孤單的鸞鳥害怕起舞,愁容滿面地看著鏡子,衰老的馬貪戀行程,勉強套上韁繩。所到之處風塵常常撲面而來,難道只有在京洛才會染上人衣嗎?
堠(hòu):古時官道旁,每隔一段距離堆砌的石堆或土堆,作為標記里程的路標。
孤鸞:孤單的鸞鳥,常用來比喻孤獨的人。
鞿(jī):馬韁繩。
京洛:原指洛陽,后多泛指國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漂泊旅途之中。當時可能社會動蕩,詩人為了仕途或其他事務四處奔波,內心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漂泊生活的厭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與漂泊之苦。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自我比喻,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漂泊時的普遍情感。
街西街東鼓逄逄,書生閉門續蘭釭。有美一人嬌不語,夜稱唐妃領群娏。敲門索我南圃百尺之飛幢,恍然失之神為愯,繞庭如聞足音跫。有花嫣然來錦江,炯如真珠滴春缸。又如錦旆搖長杠,朱唇半啟調新腔。酡顏睡足琉璃窗,天然富貴真無雙。一笑未了千花降,粗桃俗李徒紛厖。正須林下拜老龐,惜哉胡不居空谾。傾城倚市眾所{目空},世人共辯珉與玒。平章比擬言何哤,陋儒抱恨騃且憃。乃以鼻孔求他邦,我來咨嗟久降?。對花壓酒如流淙,玉壺錦瑟聲鏘鏘。興酣弄筆鼎可扛,賞音一洗陵翁?。詩成絕倒付同調,為我金石相舂撞。
報歲常多野祭,迎年亦有巫歌。擊壤升平舊老,欣隨社鼓婆娑。
多貲徒作守錢奴,伏臘無憂便有馀。世路本夷休自險,人情太密反成疏。非圖報施方為善,豈為功名始讀書。門外良田堪種秫,自牽黃犢試犁鋤。
武陵有境問無津,陶筆花開理想春。獸類共居終掠奪,人群屯聚必王臣。即憑食色已多事,若勿貪私定愴辛。到底舔唇聊解渴,劫塵至處復生秦。
刺眼新黃見曉枝,眾皆爭早獨何遲。晚成霜下真能奈,靜寄籬根不自卑。聊補一年秋淡薄,追嫌九日事參差。老夫謝酒緣多病,醒詠還如落帽時。
平地波瀾,失時風雨,世情冷酷無歡。嘆摧梁折棟,又錯案沉冤。任孤鼠穿城穴戶,弟胡兄越,箕豆相煎。更何堪、顛倒人妖,胡帝胡天。頓消浩劫,看神州重展新顏。盼樹蕙滋蘭,餐英飲露,休撫危欄。且解卻心頭結,須珍惜畫里江山。正鳶飛魚跳,鈞天高奏云間。
功業汾陽千載稀,龍庭單騎去如飛。笑談整頓乾坤了,黃鉞金鉦奏凱歸。
懷人千佛嶺,避暑碧霞顛。試問山中樂,何如品外泉。陰陰藤掛樹,隱隱日為年。坐覺涼風至,披襟共灑然。
六十年間身世。兒女夫妻科第。哀樂與才情,味去淵乎有味。如是。如是。醒后狂歌夢囈。
野色荒煙暗,氛霾晝影昏。客情紛若絮,塵事亂如云。楊柳春風渡,梨花暮雨春。不如歸去鳥,著意喚誰聞。
白發刁騷六十翁,一生何事坐詩窮。雕天運海非為貴,流水行云始見工。市玉不容夸腐鼠,探珠直欲犯驪龍。當年束槁牛腰大,今日樽前一笑空。
龍舟行樂到蕪城,極侈何愁四海兵。神器共傳歸李子,樂章先識去宮聲。鳳池有水鷗常下,螢苑無人草自生。寂寞西園明月夜,只今惟有草蟲鳴。
避虎連村靜,分魚一市腥。
碧油幢下曹司兵,見義有勇身為輕。平生每得貴人喜,有似花卿知姓名。一朝共聽將軍令,鎮市臨平虎尤甚。汝司其兵往捕之,食肉寢皮須要盡。司兵受令即出城,怒氣填膺風火生。揚言大明圣人既御世,爾虎何物猶縱橫?大刀長戟屯村堡,前期釘牌后斷道。村堡喜得司兵來,萬夫鼓勇千夫噪。半月捕獲十三枚,大檻小車推載回。自言此乃將軍令,豈是小人之力哉?將軍索酒指其虎,此虎不死司兵死。在官食祿忘其軀,亦是人間好男子。
烏紗未解滌塵煩,一網清風兩鬢寒。篩影細分云縷滑,棋紋斜界雪絲乾。不須漁父燈前結,且向詩翁鏡里看。頭上任渠籠絡盡,有時怒發亦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