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蔣學正三徑庵
浮名兩角競蝸牛,舉世誰人肯罷休。鼻祖獨能輕漢魏,耳孫寧不慕羊求。似聞竹外三家市,猶占溪頭十里秋。安得枯藤破煙暝,細尋佳處賦清幽。紛紛俗子信么么,過眼何須問唯阿。三徑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復障頹波。陶潛彭澤思松菊,賀老鑒湖吟芰荷。聞說與君同得道,月明風靜每相過。
浮名兩角競蝸牛,舉世誰人肯罷休。鼻祖獨能輕漢魏,耳孫寧不慕羊求。似聞竹外三家市,猶占溪頭十里秋。安得枯藤破煙暝,細尋佳處賦清幽。紛紛俗子信么么,過眼何須問唯阿。三徑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復障頹波。陶潛彭澤思松菊,賀老鑒湖吟芰荷。聞說與君同得道,月明風靜每相過。
暑雨忽新霽,曾軒開碧山。
浮云避素月,夜色明松關。
流螢遞隱現,宛在深林間。
掃石坐彈絲,天風下鳴環。
瓊樓正在望,佇立難為攀。
伏枕他鄉幾月瘳,秣陵蕭瑟已深秋。
應知茗艼差為適,何處逍遙不可游。
緱嶺客將驂白鶴,函關人自拜青牛。
書來莫問華陽館,乞取丹砂老葛侯。
春歸風雨一朝盡,
晝靜園林諸趣嘉。
蜻蜓出水群掠蚋,
鵯鵊衛巢雙趁鴉。
葹菉叢中自葆真,懶從詹尹問前因。
老將及耄寧爭智,生本多憂任賀貧。
恥效縱橫欺世輩,甘為勤苦授經人。
握蘭總受皇天眷,肯道儒冠誤此身。
豐獄劍飛云氣盡,吳州仙去敢言輕。
窺魚白鳥明殘照,抱石幽云點半青。
擬將十幅綃,繪出云堂景。
煙浮地肺近仙山,一路蒼崖盡可攀。
歷落桂花村店外,飄零榆莢馬蹄間。
陪京天缺當年壯,吳會地輸近歲艱。
試向秋風尋酒旆,野樵遙指秣陵間。
附庸新又進于馀,欲共南鄰斗有無。
橫列溪山埋積雪,臥開桃李映新鳧。
擬舂玉臼丹千杵,更種金錘麥一株。
從此有人殽亦有,不煩公帑與官奴。
無衣卒歲早關情,
寒氣催人蟋蟀聲。
茅屋疏籬秋夜永,
短檠相對絡絲成。
垂腳嶺邊震澤西,暮煙銷盡風凄凄。
孤村隔水葦花冷,群雁橫天落月低。
客子棹舟黃葉岸,漁師夜宿白蘋溪。
生涯似我幽居志,瓢笠輕裝任所棲。
江南菊少開金色,
只有霜葩雜御黃。
乞得黃花真愛惜,
明年剩種壓群芳。
道喪馀千載,天南得異人。玄圖開太極,絕學指迷津。庭草長交翠,池蓮不斷春。愿因風月地,瀟灑挹公神。
舂陵賊退作,灑血示中襟。狼狽干戈際,勤惓禹稷心。溪清甘寄宅,運去阻為霖。工部惟良語,仁賢痛至今。
死生契闊數何奇,南北東西系所思。
失主精魂同落寞,喪家骨肉久乖離。
那堪羸病羈愁客,又值嚴風酷雪時。
悵望穹蒼搔首問,茫茫消息總難知。
四山寒色。把瘦魂喚醒,聲聲長笛。綠萼乍舒,縞袂盈盈謾攀摘。忙了催春臘鼓,休閑了、生香詞筆。趁此夕、約伴尋幽,烏肪載吟席。
花國。思岑寂。嘆歲去歲來,別緒縈積。翠禽似泣。仙夢羅浮那堪憶。凍雪蒼苔未掃,疏竹外、云封殘碧。者暮景、將去也,問誰綰得。
老去都無寵辱驚,靜中時見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終始,豈有人能脫死生。
日月相催飛似箭,陰陽為寇慘于兵。
此身果欲參天地,且讀中庸盡至誠。
豈期明盛世,猶對泣南冠。一日青蠅起,千秋白璧寒。
風霜臣思苦,天地主恩寬。歸去過邛阪,無嗟行路難。
拙宦嗤予輩,真宜絓網羅。人情輕玉毀,時事重金多。
終計逃蒿藋,初衣遂芰荷。夢回滇海上,猶自怯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