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谷山
舊聞伯子記,已得靈谷名。隠然望此州,奇勝稱山靈。
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喬松數十丈,下有千歲苓。
仄足行鳥道,勢欲摶青冥。仙事雖渺茫,幽討未忘情。
高秋八月后,擇勝來經行。黃冠兩三人,淡然亦忘形。
煙霞到幾席,爽氣來戶庭。瘦笻閑指點,老瓦同注傾。
慚非換鵝手,不敢臨黃庭。或可聯石鼎,未必讓彌明。
重陽無十日,黃菊漸向榮。佳哉此天氣,一笑未易營。
但愿腳力健,年年此尋盟。
舊聞伯子記,已得靈谷名。隠然望此州,奇勝稱山靈。
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喬松數十丈,下有千歲苓。
仄足行鳥道,勢欲摶青冥。仙事雖渺茫,幽討未忘情。
高秋八月后,擇勝來經行。黃冠兩三人,淡然亦忘形。
煙霞到幾席,爽氣來戶庭。瘦笻閑指點,老瓦同注傾。
慚非換鵝手,不敢臨黃庭。或可聯石鼎,未必讓彌明。
重陽無十日,黃菊漸向榮。佳哉此天氣,一笑未易營。
但愿腳力健,年年此尋盟。
以前聽聞伯子的記載,就已知道靈谷山之名。它隱隱地矗立在這一州,以奇景勝境被稱作山靈。懸崖上瀑布飛瀉,好似從高屋頂上把水瓶往下傾倒。幾十丈高的喬松,下面長著千年的茯苓。在狹窄如鳥道的山路上側身行走,仿佛要展翅直上青天。神仙之事雖渺茫難測,但我探尋幽境之情難以忘懷。深秋八月之后,我選擇這里來游歷。有兩三個道士,恬淡超脫得忘了自我。煙霞仿佛來到了幾案和坐席旁,清爽之氣涌入了門戶庭院。我拄著瘦竹杖隨意指點,和他們一起用粗陋的瓦器飲酒。慚愧我不是像王羲之那樣能寫好字換鵝的人,不敢臨摹《黃庭經》。或許能像劉師服等人那樣聯句吟詩,未必會輸給彌明。離重陽不到十天了,黃菊漸漸盛開。這樣美好的天氣,能有這一笑實在難得。只希望我腳力強健,年年都來這里重尋舊約。
伯子: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記載靈谷山的人。
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苓:茯苓,一種菌類植物,可入藥。
仄足:側身行走。
摶青冥:指展翅高飛,沖向青天。
黃冠:道士的別稱。
換鵝手:指王羲之,他喜歡鵝,曾以寫《黃庭經》換鵝。
石鼎、彌明:唐代詩人劉師服、侯喜等曾在石鼎前聯句,彌明是參與聯句的人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季游歷靈谷山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探尋名山勝景。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靈谷山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靈谷山的奇景,表達對其喜愛與向往。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君以高標比太阿,方將試用倚無何。肯來訪我松筠里,踏遍崇岡與斷坡。
報道君乘六月潮,在齊端可比聞韶。探湯劇暑不易度,應喜南云瞻玉霄。
交游之厚鮮如公,信越前修輩行中。有弟方登龍虎榜,乃兄力踐古人風。
君方贛水赴除書,百舵橫江信所扶。他日雁山新雁到,問先曾過赤城無。
圣諦廓然,何當辨的。
對朕者誰,還云不識。
因茲暗渡江,豈免生深棘。
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
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極。
人事有代謝,天運無常盈。
計功與殉利,咄咄竟何成。
哲人悟神理,垢氛長不纓。
存虛御六氣,振翰凌蓬瀛。
高揖九州士,天路空冥冥。
我歌遠游篇,西望心悠然。孰能為此游,渺渺重山川。
和鸞車班班,珩佩聲珊珊。塊視幾邱陵,帶視幾流泉。
正氣凝陽剛,端操凌云煙。猶將徑天地,奚獨此江山。
黃鵠以為御,鸞鳳以為參。云旗何揚揚,八龍亦蜿蜿。
一舉眾山小,再馳天地寬。三駕跨八極,高馳閶闔間。
正陽以為糧,六氣以為餐。金丹毓天和,玉色頩脕顏。
俯視世蚊虻,起滅甕盎邊。高超凌太初,達觀真后天。
愿言膏吾車,執鞭隨兩驂。
黃云漠漠接平沙,落日悲風慘暮笳。回首長安五千里,征人若個不思家。
三軍辛苦覓封侯,終歲防邊戰不休。何事孟佗憑斗酒,當時談笑博涼州。
庶魚庶草劇難名,
每訝寒宵壁虎鳴。
一種綠毛么鳳好,
也誇文采滿東瀛。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后代疑。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曲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三株已作螢煌煌。
習氣深知要掃除,時時褊忿獨何歟。
呼童不應自生火,待飯未來還讀書。
世態詎堪閑處看,俗人自與我曹疏。
作詩未必能傳后,要是幽懷得小攄。
滾滾紅塵,苦秋風、斜陽宮剎。方悟得、夜半深池,人盲馬瞎。山鬼狐威帝以虎,小人猿化妻于獺。待陳情、細訴與天公,凄涼煞。
三里霧,何時刮。三月雨,何時撤。用不著慈悲,告伊菩薩。老猾錢刀方作橫,少年姜桂何能辣。醉狂時、擊柱亦徒然,沖冠發。
十丈龍旗徹曉橫,圣明赫怒整戎兵。折箠未用笞強敵,授鉞驚聞出上卿。豈有謝安虛坐鎮,本來殷浩最聲名。鯨鯢跋浪風濤惡,吃緊臨軒跂望情。
橫海樓船大纛旗,漢家楊仆足威儀。豈期東海掣鯨手,翻作南山隱豹姿。楚國小羅猶亂次,秦人窺趙巳坑師。西師自古推韓范,誰料文章當濟時。
越裳消息正心哀,閩嶠軍聲更急雷。豈謂師丹渾忘事,可憐山簡自浮杯。艨艟片段浮江下,血肉飛騰作雨猜。獨使至尊憂社稷,風云翊戴幾人才。
水陸軍聲羽檄紛,詔書特起故將軍。但聞巴蜀索軍實,不見旌旗卷塞云。胡騎數傳邊報急,秦庭可有哭聲聞。圣恩寬大惟行賞,敕賜金錢策戰勛。
果然壯士返朝暾,一戰先驚驕虜魂。豈意北庭方獻捷,遽聞南越已無藩。失機縱寇皆人事,屈己安民亦圣恩。天道好還非汝貸,蛟鼉血濺海猶渾。
百花各有時,遲早不相貿。
代謝鱗次之,適性隨所受。
胡不并敷榮,一侈富媼富。
大化本無心,在物理則囿。
眷茲弱植蔓,月月一披秀。
初生益部中,謂無霜雪茂。
移根植他方,開花宛如舊。
乃知小草心,能與四時副。
才全古所難,撚花無言嗅。
屏擋浮名辦一邱,
得坻無意更乘流。
天教小試鋤犁手,
欲看黃淤十里秋。
病魔才別書帷去。又借香奩住。
懨懨瘦骨怯春紗。猶向藥煙影里問殘花。
曉來強起妝臺立。攬鏡愁眉窄。
侍兒且罷掠云鬟。恐怕春風多厲不勝寒。
腰間干莫久摩挲,反日爭揮魯氏戈。
敵焰遏將新大陸,國魂招自舊遼河。
眼中疆土滄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
十萬橫磨酣戰際,血痕應比淚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