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葛巾藜杖興何長,為愛南湖六月涼。
雨在山頭作云氣,風來水面散荷香。
登臨稍喜市聲遠,徙倚猶嫌歸興忙。
后日重來攜枕簟,不妨午夢到斜陽。
葛巾藜杖興何長,為愛南湖六月涼。
雨在山頭作云氣,風來水面散荷香。
登臨稍喜市聲遠,徙倚猶嫌歸興忙。
后日重來攜枕簟,不妨午夢到斜陽。
我頭戴葛巾、手持藜杖,興致悠長,只因喜愛南湖六月的清涼。雨在山頭化作了云氣,風拂過水面,散發著荷花的清香。登高望遠,我稍感欣喜,因為遠離了市井喧鬧;徘徊流連,又嫌自己歸心太急。日后我會再來,帶著枕頭和竹席,不妨在這里做個午覺,一直睡到斜陽西下。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頭巾。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徙倚:徘徊、流連。
枕簟:枕頭和竹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夏日游覽南湖,被南湖的美景所吸引,從而創作了這首詩,當時詩人心境閑適,享受著遠離市井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南湖景色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獨特表達。
仙蝶飄蘭燼,華光忽滿床。魂升方汗漫,眉送宛清揚。眾女深深妒,重簾燕燕亡。誰家郁金戶,舊筑剩雕梁。
綠陰垂地曉聞鶯,山雨溪嵐郭外情。正惱病懷無緒久,遠風吹作送春聲。
震澤遙連白鷺洲,白云千里映高游。它鄉不忍看鴻雁,奈爾哀音玉枕流。
列岫當空倚,三峰近席攢。碧滋苔蘚色,陰益石池寒。日費壺中藥,天遺象外觀。卻疑幽絕處,堪掛野人冠。
逃暑吾無地,將家子在涂。隨宜簡人事,莫久住行都。最肯加餐否,剛能卻酒無。功名殊未晚,愛惜萬金軀。名世非科目,傳家豈搢紳。紛紛一炊夢,鼎鼎百年身。看取無窮事,何如不朽人。侯翁雖齟齬,此話故情親。
衢州城子枕江干,粉堞參差照水寒。綠鬢彤幨乘五馬,逢人盡說是清官。
榮落皆如幻,何曾生寂寥。高香仍帶露,紅影不污潮。水閣人煙迥,山庭鳥語驕。春光當自娛,明日又花朝。
姬旦推誠相幼沖,流言交亂出居東。誰云王是中才主,一啟金縢即悟公。
風雨崇朝洗宿嵐,古壇高倚五峰南。坐看云氣秋生壁,臥聽泉聲夜繞庵。杖履正堪成雅集,弦歌猶恐落清談。殷勤好語來游客,莫遣飛塵上舊衫。
燭影搖紅拜圣君,兩朝臣子受深恩。眼看幾百年前事,身過五十六回春。門地雅看無改舊,桃符空換一番新。醉來感慨多時事,青草湖邊看白云。
錦瑟長閑玉柱,繡簾懶上瓊鉤。乍寒輕暖春正好,年時記省歡游。柳葉才勝約指,花枝解戀搔頭。是處韶華如夢,者回芳約都休。系情可奈游絲軟,倚闌多少閑愁。得似畫圖依舊,云山盡意當樓。蹙黛誰知深意,橫波自惜榮光。背人私系雙繡帶,花時懶去尋香。鎖夢遙憐巫峽,流愁欲付瀟湘。綿邈一春望眼,縈回九曲柔腸。碧云容易斜陽暮,遙山也倦眉妝。那更殘紅簌簌,桃花苦憶連昌。
山童報新水,沒到櫻桃樹。雙飛跋扈魚,沖散落花去。
枝上幾多春,數點不融香雪。縱有筆頭千字,也難夸清絕。艷桃秾李敢爭妍,清怨笛中咽。試策短筇溪上,看影浮波月。
受命生南國,孤根不可移。寒光含雨雪,元氣在茅茨。空寂無人見,芳馨祗自貽。上林松柏盡,珍重歲寒期。
農工亦云勞,此日始告成。往獲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鐮有聲。黃云漸收盡,曠望空郊平。日入負擔歸,謳歌道中行。鳥雀亦群喜,下啄飛且鳴。今年幸稍豐,私廩各已盈。如何有貧婦,拾穗猶煢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