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叛亂寄諸弟
弱冠遭世難,二紀猶未平。羈離官遠郡,虎豹滿西京。
上懷犬馬戀,下有骨肉情。歸去在何時,流淚忽沾纓。
憂來上北樓,左右但軍營。函谷行人絕,淮南春草生。
鳥鳴野田間,思憶故園行。何當四海晏,甘與齊民耕。
弱冠遭世難,二紀猶未平。羈離官遠郡,虎豹滿西京。
上懷犬馬戀,下有骨肉情。歸去在何時,流淚忽沾纓。
憂來上北樓,左右但軍營。函谷行人絕,淮南春草生。
鳥鳴野田間,思憶故園行。何當四海晏,甘與齊民耕。
二十歲遭遇社會動亂,二十四年仍未平定。我漂泊在遠方的郡縣為官,京城到處都是叛軍。對上我懷著對朝廷的忠誠眷戀,對下我有對骨肉親人的深情。何時才能回去呢,淚水忽然沾濕了帽帶。憂愁時登上北樓,周圍只有軍營。函谷關沒有行人,淮南的春草已生長。鳥兒在田野間鳴叫,讓我回憶起故鄉之行。什么時候天下能太平,我甘愿和百姓一起耕種。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
二紀:一紀為十二年,二紀即二十四年。
羈離:漂泊離散。
犬馬戀:臣子對君主的忠誠眷戀。
纓:帽帶。
晏:平靜、安定。
齊民:平民。
此詩創作于京師發生叛亂時期。詩人在遠方為官,目睹社會動蕩不安,叛軍占據京城,國家陷入混亂。他心系朝廷,又思念親人,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戰亂中的復雜情感,既有對朝廷的忠誠,又有對親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現出社會的動蕩。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心境。
少年雖亦薄湯武,
不薄秦皇與漢武。
設想英雄垂暮日,
溫柔不住住何鄉?
猿聲聽盡客如何,漫續《離騷》吊汨羅。
至喜亭遙山瘴少,莫愁村近竹枝多。
由來冠蓋堪名里,信有銅鞮學唱歌。
日暮漢皋驚歲晚,美人何處隔風波。
去年笠澤浮家去。縹緲莫釐卿共住。楊柳絲絲。滿篋登樓唱和詩。
而今零落荊釵伴。憔悴羅襟紅淚滿。地闊天長。蠻雨蠻煙總斷腸。
峨冠本愿致唐虞,
白首那知墮腐儒。
碌碌不成千載事,
骎骎又見一年徂。
無僧解輟齋廚米,
有吏頻徵瘦地租。
要信此翁頑到底,
只持一笑了窮途。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
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
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
偃蹇名場弟似兄,未堪拔幟附群英。為貪五夜連床語,失卻當年貢士名。
壯志經摧未肯降,且從禪室借蕓窗。滿檐花雨廉纖夜,荷檠膏焚白錫釭。
飯后曾行百步工,逍遙塔院聽松風。古碑遺像摩娑遍,共倚閒墻數落紅。
無邊光景赴晴窗,底事多求健筆扛。瓦雀忘機得靜趣,閒行書案一雙雙。
碧桃紅杏紫丁香,解作芬芳潤帙緗。最喜催詩一夜雨,興來齊上悟禪房。
一帶清溪涌碧沙,春閒無事柳飛花。題詩分韻松濤側,好句難忘色斗鴉。
淋漓放筆類春流,更望繅絲細細抽。直到江郎才盡日,才知更上一層樓。
先生異數自通微,妙卜先天竟不違。云碧秋空生五色,果然萬里看鵬飛。
邇來咫尺嘆離居,便欲相從未有期。何日一樽桑落酒,燈明杯滿話新詞。
碧天云凈水煙微,
砧杵無聲一鏡飛。
畫餅香中人盡醉,
嫦娥親自奪元歸。
睡鄉安穩夜如年,燈乳綴花妍。虛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靜、思落誰邊。羅幕徘徊,紋疏皎潔,應是月輪圓。
薄寒依約上屏山,塵夢淡于煙。老懷不耐雞聲惡,盡長路、鞭影爭先。為報鄰鐘,暫時休打,容我五更眠。
一聲清唳九天聞,羽族叢中少似君。
赤壁夜來驚醉客,緱山朝下伴閒云。
高飛懶逐乘軒侶,遐引慵隨啄腐群。
只影蹁躚天宇闊,俯觀人世正紛紛。
卓犖高情世共聞,還丹獨就有仙君。
歸來遼海棲華表,飛過簫臺拂綵云。
遠俗只宜尋鳳友,可人應自出雞群。
有時刷羽高松頂,不把空拳解世紛。
大海波濤涌,
道人愿力堅。
當頭一截斷,
萬頃看平田。
玻瓈帝網兩鏡參,
元中之元清靈酣。
露泡影相合不二,
水月空觀誰為三。
中流兩岸四無定,
鳥道一碧微自諳。
軍持滿汲寒沁骨,
容受無多祇大慚。
處士廬前門徑深,
僅留佳句與人吟。
孤山近日無行路,
疏影暗香何處尋。
初日黃陵廟,
微茫楚塞分。
煙中塵漠漠,
祠下水沄沄。
叢冷葳蕤竹,
湖荒散漫云。
何人酌椒醑,
寂寞酹湘君。
鄭公草隸雄千古,
瓢叟畫禪無世情。
寫出碧山紅樹意,
江湖滿地送君行。
淮上詩盟不可尋,
詩筒來往負初心。
風花雪月雖無限,
留待他年共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