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成次彥博韻見示仍用韻答之三首 其一
花氣濃熏塢,藤稍密蔭橋。
但須樽有酒,未問印垂腰。
芳草晚尤碧,好山晴更遙。
太阿真寶劍,不必夜干霄。
花氣濃熏塢,藤稍密蔭橋。
但須樽有酒,未問印垂腰。
芳草晚尤碧,好山晴更遙。
太阿真寶劍,不必夜干霄。
花的香氣濃郁地熏染著山塢,藤條的末梢密密地遮蔽著小橋。只要酒杯中有酒就好,不必在意是否腰掛官印。芳草到傍晚愈發碧綠,晴朗時遠處的山巒更加遙遠。太阿本就是真正的寶劍,不必在夜里劍氣沖云霄。
塢:山坳、山塢。
樽:酒杯。
印垂腰:指腰掛官印,象征做官。
太阿:古代名劍。
干霄:直上云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逐功名利祿的風氣,而詩人厭倦這種世俗追求,向往閑適自在生活,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心境。
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
人生知己同膠漆。黃呂交情非易得。少時鉛槧志窮經,老去風懷歌按拍。周情柳思誰能識。為愛新聲浮大白。論詞若作主賓圖,我是碧雙樓上客。
佯狂真佯狂,踏碎東風影。一任東風吹,花意亂不定。鬧鬧人叢中,人人喚不應。借問老先生,莫教是姓鄭。
道人本分事,不用達人詩。煙霞痼疾間,風月陶寫之。漆園直寓言,謫仙豈吾師。卷懷置心齋,焚薌比希夷。
君心節直更心虛。移植并庭除。好在紅蕖相映,卷簾如見吳姝。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況有騷人墨客,時來同醉兵廚。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動越吟。天子愛才雖仄席,諸生多病又沾襟。柳攀灞岸狂遮袂,水憶池陽淥滿心。珍重綵衣歸正好,莫將閑事系升沈。
藍輿輕駛勢如飛,百里秋原樹影微。云外木蘭何處是,卻將晚雨送人歸。丁子賢聲滿三楚,諸君偉抱有成書。看渠恰是功名士,何日中原共掃除?
倦妝待曉,倚簾側坐窺柔靚。煙定。看睡鴨、熏香伴宮鏡。簪花露皓腕,響屧來修徑。風靜。但數葉、瑯玕弄清影。韶光逝水,雪涕如珠瑩。空自省。減才華、難比舊江令。夢隔滄波,瑣闈闃靜。愁聽蟋蟀,繞啼金井。
頭戴爛紗巾,腳踏破鞋底。不知以何道,琮琤宇宙里。或恐是達人,毋乃是癡子。我亦欲問之,面冷似鐵鬼。
本是住山人,來作開山計。云出元無心,有心為云累。執柯與紉蘭,如幻亦如寄。神游有昆蓬,御風歸歟是。
晴煙漠漠日暉暉。天際遠山低。檻外碧蕪千里,坐來目送鷗飛。詩箋談麈,珠盤落落,玉屑霏霏。更把登臨馀興,翻成白雪歌詞。
過眼誰知果與因,物華易換我難春。風懷收拾應將盡,祇作花前悵惘人。萬恨千愁總為貧,休論墜溷與飄茵。江頭蓬鬢扁舟去,留取秋波一段顰。
池荷鎖殘粉。池畔立、西風漸緊。無意畫出秋容,便任新月牽愁,暮寒欺鬢。相忘終不忍。拌獨對、菱花瘦損。擬待小閣重憑,紫萸堪插,歸鴻定還成陣。
我有一句子,朗朗最分明。問水水亦笑,問石石亦嗔。獨有老枯樹,聞之彌精神。從此開笑面,惱殺天下人。
堪嗟劫運永嘉末,忽夢清風乾道初。二十年間閒處士,可能身世得同渠。
從來寒食半陰晴。花底聽歌聲。昨夜滿城風雨,惜花還系心情。海棠枝上,朱唇翠袖,欲斗輕盈。須藉嫣然一笑,醉吟同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