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秦國夫人 其六
久矣鴻飛渚,翩然鴈字峰。
九重疏異渥,萬里合幽封。
引柩烏銜壤,馴阡鹿護松。
他時人下馬,有子是夔龍。
久矣鴻飛渚,翩然鴈字峰。
九重疏異渥,萬里合幽封。
引柩烏銜壤,馴阡鹿護松。
他時人下馬,有子是夔龍。
長久以來您如鴻雁飛離小洲,如今又似雁陣般翩然遠去。天子給予特殊的恩寵,在萬里之外封以尊號。引靈柩時烏鴉銜土,墓道前馴鹿守護著松樹。日后人們路過此地下馬致敬,因為您有像夔龍一樣杰出的兒子。
鴻飛渚:鴻雁飛離小洲,比喻人離世。
鴈字峰:雁陣排列如字,這里指人逝去。鴈,同“雁”。
九重:指帝王所居之處,這里代指天子。疏:賜予。異渥:特殊的恩寵。
幽封:指死后的封贈。
引柩:牽引靈柩。烏銜壤:傳說烏鴉會銜土幫助筑墓。
馴阡:墓道。鹿護松:傳說鹿會守護墓地的松樹。
夔龍:相傳為舜的兩位賢臣,后比喻杰出的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秦國夫人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她的哀悼和敬意而作。當時可能是一個相對傳統、重視禮儀的社會環境,挽詩是表達哀思的常見方式。作者或許與秦國夫人或其家人有一定的交情,在其去世后有感而發。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秦國夫人,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意象營造哀傷氛圍,贊揚逝者兒子的才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挽詩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和作用。
田家大甕不須溫,但喜新醅到底渾。獨酌何妨還獨笑,矇眬斜睨眾昏昏。夢覺心安且再溫,從教地動與天渾。眾人皆醒吾獨醉,一醉還同八表昏。
為愛叢林老辨才,片帆歸去又還來。囊中珠玉清人骨,塵尾風云障俗埃。蓮社未知容我否,酒眉且自向師開。三吳早晚徵輸足,重看天花雨法臺。
燕雀紛來賀落成,成行花竹表官清。鄰家或過墻頭酒,山木頻啼谷口鶯。雨漲碧溪春浪細,日斜青壁晚霞明。一醒一醉胡然異,懷抱尋常得盡傾。
秋雨船頭尺八簫,巴山蜀水路迢迢。醉中心眼無恩怨,夢外生涯慣寂寥。今古事,去來潮,煙村望處白云飄。臨風一曲漁歌子,行過江波第幾橋?
高人事飲酒,飲酒亦有期。一日十二時,三時斟酌之。曲糵糜我腸,夫豈樂在茲。沈沈百憂中,聊以一解頤。茲晨復曠飲,困敗乃不支。床前有小女,長跪陳戒詞。甚矣昨日醉,反為醒者嗤。今日可以已,明日當再持。百年亦良遠,豈獨今日宜。不見劉阮徒,沈冥竟奚為。
長安門外禁垣西,公館幽深帶小蹊。滿圃黃花誰占得,清香曾許我分攜。
飛騰還擬秉鈞衡,小試牛刀豈足驚。滿目山川開壯麗,無邊花草待欣榮。瘴消楚越山多雪,春滿湖湘水不冰。笑指梅花賦佳句,柏臺風致有馀清。
本來文伯重騷壇,豪氣如虹著地蟠。四壁圖書常嘯傲,一庭花木小檀欒。無多源地都栽菊,尚有馀閑學藝蘭。如此風流亦瀟灑,蘧廬未必老儒冠。
九日憑高目,飛來一系篷。夾河開石菊,吹帽落金風。閱歷興亡里,浮沉變態中。考槃吾欲隱,塵世勿王通。
戛玉鳴金搖翠羽,若從江渚挹花神。故將瑤佩聊相贈,肯信東家別有春。
積雪長門幾尺深,冬衣制就罷清砧。有情不敢輕題扇,多病那能學捧心。西苑臘回銀箭急,南宮歌歇玉繩沉。辟寒無分留溫室,空抱君王舊賜金。
斗酒相逢且緩觴,惜無妙曲惱周郎。愿吹江水添杯杓,不管春秋似許長。滿眼晴江滟不收,浴鳧飛鷺迥相儔。何須細話興亡事,今古從來貉一丘。棄甲高于熊耳山,大弨掛壁更須彎。從今江北江南柳,莫遣行人取次攀。少婦中宵聞馬嘶,曉看黃色上脩眉。男兒一為功名死,肯向空山愁秭歸。
泮水橋邊不記年,后來誰復敢爭先。襄陽耆舊今無在,江左風流寂不傳。窮巷閉門佳客至,新詩照壁夜光懸。未應晚節嗟流滯,三子青袍慰眼前。
亦知春久去,花尚滿陵岡。小朵穿籬白,微風過馬香。清平蒙伐罪,苗獞識尊王。鹽米通吳蜀,人今無異方。
插天瑤壁倚長松,仙子何因覓去蹤。灶隱茶煙休避鶴,云移商雨駕飛龍。懷人總是衣冠舊,縮席誰云萍水逢。欲寄鄞江千里信,盡憑聲遠一聲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