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竹東砂山石虎門花園十景詩 其九 龍砂
源源來脈自天生,轉顧四瞻劇有情。孝子狀元皆此出,清風千古振家聲。
源源來脈自天生,轉顧四瞻劇有情。孝子狀元皆此出,清風千古振家聲。
潛魚在淵安可及,垂餌投竿易如拾。
橫江設網雖不仁,一瞬未移收百十。
畫魚何者漫區區,終日辛勤手拮據。
已嫌長網不能遍,肯信一竿良有余。
鯤鯢駭散蛟龍泣,獲少驚多亦何益。
愿從網罟登君庖,碎首屠鱗非所惜。
茹蔬酌水度清晨,自是浮生潔靜身。
好事頻過三徑晚,愛閑惜別五湖春。
品泉暗識南零味,鑒茗多藏北苑真。
且著青袍居膝下,少年未羨折腰人。
巖前山溜灑如傾,三峽都無此景清。
坐對秦宮垂箔影,靜聞鮫室落盤聲。
好追祓禊蘭亭會,疑到神仙洞府行。
每羨渝南二千石,頻來幽境駐雙旌。
何處登臨散鬰陶,草堂依約在東郊。
籠中凡鳥迎新網,天外冥鴻委舊巢。
山色蘢蔥??彩旆,田歌嘔軋雜鳴鐃。
青編雖有知音絕,可是無人學解嘲。
桃花汴水半河流,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報朝中言嘖亂,喜聞淮上??咿呦。
平時答策詞無枉,此去為邦學更優。
自古東陽足賢守,請君重賦沈公樓。
南園地性惡,雙柏不得長。
蓬麻春始生,今已滿一丈。
柏生嗟幾年,失意自凄愴。
有子壓枝低,已老非少壯。
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
兩既無所尤,高枝幾時放。
荒涼荊門西,泉水誰為泄。
發源雖甚微,來意不可折。
平鋪清池滿,皎皎自明澈。
甘涼最宜茶,羊炙可用雪。
炎風五月交,中夜吐明月。
太守燕已遠,青嶂空嵲嵲。
泉上白發翁,來飲杯饌闕。
酌水自獻酬,箕踞無禮節。
區區游泉人,常值午日烈。
回首憂重城,賞玩安能徹。
局冷曾非簿領迷,幽居渾似未官時。
忽聞客至驚還喜,出見泥深笑不知。
謀拙未能憂歲計,身閑聊可飽晨炊。
行舟借問何匆草,淮口無潮月正虧。
漢有郡文學,儒宮所宗師。稚圭雖嘆滯,鄧禹猶愿為。
圣朝興庠序,內外振新規。嗟余介且拙,性與丘壑宜。
青衫起泮水,六見開辛夷。經術聊辨惑,文章非振奇。
群英何濟濟,屈就董生帷。講習良可樂,敩學交相資。
但觀芹藻長,不恤顏鬢衰。忽傳太學命,飛詔下天涯。
自省草茅賤,豈稱廊廟知。親友頗敦迫,黽勉趨官期。
生平好古心,或冀伸此時。偶茲春奠畢,將與諸生辭。
濁酒多如澠,頒貺自守麾。鄉飲久不講,禮意猶可追。
高閣矗丹檻,公堂煥云楣。裒衣二百眾,齒發敘尊卑。
籩豆儼在列,鹓鴻來有儀。珍饔薦瑤觴,雖醉尚肅祗。
式燕固云喜,有行尤愴離。勉旃重勉旃,修業戒荒嬉。
黼繡在德義,金玉惟書詩。豫章生拱把,群木共葳蕤。
養之得其性,自有凌云枝。又如甽澮流,不息趨天池。
居鄉為閔參,得志慕皋夔。當令竹帛間,炳炳令名垂。
疏慵非敢獨違時,野性顛狂不受羈。
猶有曲湖容笑傲,誰言與物苦參差。
水干生草曾非惡,鶴舞因風忽自怡。
最愛柳陰遲日暖,幅巾輕屨肯相隨。
呂公年已莫,擇主渭河邊。
跪餌留雙膝,臨溪不計年。
神專能陷石,心大豈營鳣。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堅。
蒼煙寒水滿方塘,插架排簽典籍場。
喜對七賢閑把手,希逢四皓醉飛觴。
林深迥出千齡干,詩就俄成萬丈光。
逸興欲尋丁氏宅,云間老鶴共昂昂。
誰人畫此二菩薩,趺坐花心乘象狻。
弟子先后執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
山林修道幾世劫,顏貌偉麗如開蓮。
重崖宛轉帶林樹,野水荒蕩浮云天。
峨眉高處不可上,下有絕澗錮九泉。
朝陽未出白霧起,有光升天如月圓。
靈仙居中粗可識,有類白兔依清躔。
游人禮拜千萬萬,迤邐漸遠如飛煙。
五臺不到想亦爾,今之畫圖誰所傳。
吾兄子瞻苦好異,敗繒破紙收明鮮。
自從西行止得此,試與記錄代一觀。
夙志在蕭閑,獲此遁幽跡。
喬林無冬春,蒼靄異晨夕。
旁窺疑好峰,俯瞰驚峭壁。
浩然溪山興,盡在陶潛宅。
杖藜行水邊,萍際湛空碧。
良魚不輕游,弱羽猶自惜。
吟髭不禁霜,曉鑒見早白。
古人已深嘆,信是林園客。
遣累假禪鋒,陶情任詩格。
寄聲招友人,來看亭前柏。
有客騎白駒,揚鞭入青草。悠悠無遠近,但擇林亭好。
蕭條北城下,園號李家媼。系馬古車門,隨意無灑掃。
鳴禽驚上屋,飛蝶紛入抱。竹林凈如濯,流水清可澡。
閑花不著行,香梨獨依島。松枝貫今昔,林影變昏早。
草木皆蒼顏,亭宇已新造。臨風置酒樽,庭下取栗棗。
今人強歡笑,古人已枯槁。欲求百年事,不見白須老。
秦中古云樂,文武在豐鎬。置囿通樵蘇,養獸讓麀?。
池魚躍金碧,白鳥飛纻縞。牛羊感仁恕,行葦亦自保。
當年歌靈臺,后世詠魚藻。古詩宛猶在,遺處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城中開芳園,城外羅戰堡。
擊鼓鳴巨鐘,百姓皆懊惱。及夫圣人出,戰國卷秋潦。
園田賦貧民,耕破園前道。高原種菽粟,陂澤滿粳稻。
春耕雜壺漿,秋賦輸秸藁。當年王家孫,自庇無尺橑。
空余百歲木,妄為夭巫禱。游人足譏罵,百世遭舌討。
老翁不愿見,垂涕祝襁褓。持用戒滿盈,飲酒無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