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 其一
飽飯將何適,攜筇登翠微。
江長仍曲折,樹遠欲依稀。
煮井未休汲,田家初掩扉。
驚心崖路險,隔岸喚船歸。
飽飯將何適,攜筇登翠微。
江長仍曲折,樹遠欲依稀。
煮井未休汲,田家初掩扉。
驚心崖路險,隔岸喚船歸。
吃飽飯后該去哪里呢,我拄著手杖登上青山。江水漫長又曲折蜿蜒,遠處的樹木隱隱約約。鹽井還在不停地打水,農舍人家剛剛關上柴門。山崖的路險峻讓我心驚,我隔著岸呼喚小船歸來。
適:往,到。
筇:竹杖。
翠微:指青山。
依?。弘[約,不清晰。
煮井:煮鹽井的水取鹽。
掩扉:關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游歷期間,飯后出門散步登山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的狀態,在欣賞鄉村景色的過程中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飯后登山的所見所感,突出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自然山水的特點。語言平實卻富有畫面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日常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捕捉。
留滯江南望闕回,逢君暫亦出西臺。百年風木情偏感,千里萍蓬笑乍開。白馬眾疑驄馬避,縞衣人道繡衣來。中朝舊侶時相憶,法座星光切上臺。
瑤壇深處磬聲微,羽客朝元午夜歸。杳杳三山青鳥過,翩翩雙舄彩鳧飛。島間月色明珠樹,洞里丹光透玉扉。劍佩幾回翔碧落,天風吹冷六銖衣。
路入雙溪暑氣清,故人短棹遠相迎。隔船認我疑非我,白發當時尚未生。
月行虛空閒,月影印在水。月落影還無,一笑人閒世。
平原平等視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滿樹絲蘿天富貴,半窗水墨月風流。皆云臨濟具雙眼,且放東坡出一頭。劈畫尚能千百歲,須臾一笑跨商周。
把酒仙舟個愴神,釣鰲君去大江濱。白云紅葉看無際,何處千峰是七閩。
南民何德辱公憂,六轡周遭死始休。
日抱湥云午不驕,蘆花飛雪暗溪橋。數家煙火自村落,隨處山林傲市朝。習靜空亭馴野鳥,忘機分席對山樵。卻因話到桑麻樂,慚愧浮名鬢欲蕭。
心上經綸元皎皎,眼前圖牒總班班。若令死父于人手,何用生身在世間。一念未萌看惻隱,片言排難見機關。因之忽憶移忠事,不信諸君不汗顏。
百年閒夢寄山窩,世態人情任唯阿。竹裹貞心經歲老,梅開白眼看人多。身從野叟分樵牧,莫遣山靈掃桂蘿。黃閣朱崖身外事,一蓑牛背夕陽歌。灶墮丹飛昔未仙,重來人世了前緣。自憐白發隨孤影,空撫青萍憶少年。黃菊秋馀花尚耐,玄梨霜后果初圓。問君何以為翁壽,但誦黃庭內外篇。
楊子江邊送玉郎,柳絲牽挽柳條長。柳絲換得行人住,多向江頭種兩行。
梅花又是雪中開,小萼羞羞綻幾腮?折卻寒枝呵在手,為伊插上鏡花臺。
啼鶯恰恰燕喃喃,欲別難為越俎談。我縱無言君也會,十年不枉是同參。
重湖匯城曲,佳菊被水涯。高寒逼素秋,無人自芳菲。鮮飆散幽馥,晴露墮馀滋。蹊荒綠苔合,采采嘆后時。古瓶貯清泚,芳樽湔塵霏。遠懷淵明賢,獨往誰與期。徘徊東籬月,歲晏有馀悲。
小算梅花不記年,花邊長此共開筵。青青竹樹吳中景,表表衣冠洛下賢。談笑底須誇末俗,遨游真可挾飛仙。山廚豈得愁供饌,圣主新加惠老錢。